下载此文档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总结.pdf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8页71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总结.pdf
文档介绍:
更多资料加张老师微信:10784702
第 1 课《消息二则》
一、作者简介
***(1893—1976 年),湖南湘潭人。字润之,笔名子任。是中国人民的
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二、写作背景
1949 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
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
苦心经营之后,于 4 月 20 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1949 年 4 月 21
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
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4 月 22 日,***同志撰写了一则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
新闻稿——《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1949 年 4 月 22 日夜,***同志
又撰写了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江》。
三、字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区域.(yù) 溃.退(kuì) 锐不可当.(dāng) 芜.湖(wú) 歼.(jiān)灭
要塞.(sài) 督.战.(dū) 芜.湖(wú) 阻遏.(è) 管辖.(xiá)
2.解释下列词语。
(1)溃退:失败而退却。
(2)要塞:军事上的险要处,防御重地。
(3)业已:已经。(微信:10784702)
(4)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5)摧枯拉朽: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3.常识填空:
(1)新闻的定义:“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
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所以新闻,又叫 消息 ,是简明和迅速
报道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体裁。
(2)、新闻的六要素:时间 、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 、 经过、结果。
1
更多资料加张老师微信:10784702
(3)新闻的三个特点:
A、内容真实准确;(真实性)B、报道迅速及时;(及时性)C、语言简明扼要。
(准确性)
(4)新闻的结构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
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四、结构层次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第一层:国民党军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第二层:人民解放军突破敌阵、乘胜追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第一层:(从“二十日夜起”到“已渡过 30 万人” ):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
突破地点、渡过人数。
第二层:(从“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情况
并加以评论,长我军士气,灭敌人威风。(微信:10784702)
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末):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五、课文分析
1.分别找出找出两则消息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概括导语和主体的内容。
(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 22 日 2 时电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主题:从“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到篇末,具体记叙了人民解放军三十万
大军胜利渡过长江的战况。
(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 22 日 22 时电
导语:第一、二句话。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
主体:从“20 日夜起”到篇末,详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并指出我军渡
江胜利的重要意义。
2
更多资料加张老师微信:10784702
2.简要分析《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标题的特点。
答案:标题简洁概括,提示了报道的要点。“百万”、“横渡”两个词气势磅礴,
胜利豪情跃然纸上。(微信:10784702)
3.简要分析两则消息的电头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案:电头交代了通讯社(报社)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表明消息来源可靠、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