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作业16 苏教版必修5
一、基础巩固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朝菌不知晦朔 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B.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闻:为人所知
C.绝云气,负青天 绝:阻挡
D.而后乃今培风 培:凭
【解析】 绝:直上穿过。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B.小知不及大知
C.此小大之辩也
D.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解析】 A项,“反”同“返”;B项,“知”同“智”;C项,“辩”同“辨”。
【答案】 D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而后乃今将图南
C.既来之,则安之
D.不过数仞而下
【解析】 A、B、D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均为名词用作动词。C项,“来”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
【答案】 C
★4.(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5题(1)③)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B.虽然,犹有未树也
C.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D.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解析】 A项,果然:古指吃饱的样子;今为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的相符。B项,虽然:古指虽然这样;今为连词,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D项,海运:古指大海的波浪汹涌动荡;今为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
【答案】 C
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A.奚以知其然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何罪之有
D.翱翔蓬蒿之间
【解析】 D项,省略句,应为“翱翔(于)蓬蒿之间”。A、B、C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 D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9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決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回旋而上
B.而后乃今培风 培:凭
C.抢榆枋 抢:集,着落
D.而控于地而已矣 控:控制
【解析】 “控”的意思是“投,落下”。
【答案】 D
7.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均表示事物“有所待”的一项是( )
①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②去以六月息者也 ③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④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⑤我決起而飞,抢榆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