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素材点说
1.看到鸟儿的尸体,一般人想到的是生命的终结,而劳伦斯在鸟儿尸体的下面看到了涌动着的生命的源泉。保持乐观的心态,热爱生命,生活中就会充满色彩。
没人能保证生活一直会平平坦坦、顺顺利利,在生活的道路上会跌倒,会有疼痛,但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不要被坎坷、困难压制住,应该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它们,这也是一种快乐,一种即将通向成功的快乐。让烦恼离我们远去,这样就会发现一个新的空间。
【适用话题】 ①乐观的心态 ②生与死 ③新与旧 ④在逆境中看到希望 ⑤热爱生命
2.本文写于1919年,那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不久。整个欧洲一片废墟,满目疮痍。战争给欧洲人民带来了***和心灵的巨大创伤,成为欧洲人民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在这种背景下,劳伦斯却写出了著名的哲理散文《鸟啼》,表达了对春天必然来临,新生命、新世界必定来临的坚定信念。
【适用话题】 ①新事物往往在旧事物的灭亡中诞生 ②在逆境中看到希望 ③莫畏浮云遮望眼
二、素材运用
人生终究不能够完美。乌云遮日之时,是留在大观园中浅吟低唱,用一曲《葬花吟》来葬魂,还是超越束缚,用飞翔来成就人生?
约翰·克利斯朵夫给了我答案。
命运对克利斯朵夫是残忍的,夺走他的财富,掠走他的爱情,抢走他的健康,却不能够磨灭他的意志。在痛苦中,克利斯朵夫用他的生命,谱写着动人的乐章,也谱写着他的顽强。
人生的不完美是不是绊脚石?无须再问。抬头看天,乌云之后躲着阳光。能否获得这种答案关键在于心胸是不是足够开阔,心智是不是足够机敏,是不是作好了接纳阳光的准备。
感叹于先贤的智慧,如果不是明白经历乌云的必要,司马迁不会在遭受身心摧残之后重新站立;韩非不会在受到嘲笑后重新奋起;贝多芬不会在耳聋后重新高歌;季羡林不会在“牛棚”生活后重新欢笑;道尔顿、安藤百福亦不会成功……
莫畏浮云遮望眼,精彩在黑暗之后重现。
三、文摘精华
青鸟啼啭之时
2014年02月18日《人民日报》
朱伟
天寒到了极点,就立春了。
立春是春破土而出。从冬至始,那是一种在皑皑白雪、冰冻三尺下不断孕育、冲动着的青青之力。它冲破还封冻着的地面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寒月当空,当一切都在厚厚的冬被中熟睡时,反射着月寒的冰面悄然龟裂,镌刻着冰冷的大地素肌瞬间被穿透,于是,当鸡鸣在远方树巅上飘拂的时候,我们就听到了那种神秘的啼啭。
那是青鸟。按古人的说法,春便是在青鸟啼啭中重回我们身边的。在四季中,青鸟司启,丹鸟司闭。那是一种什么样的鸟呢?青取之于蓝,古人们说,它是西王母的使者,从西方飞来,西王母是西华至妙之气化成的女神。青鸟以它的鸣声,告知我们岁月即将流转,随后,我们推门出屋,发现凛冽的西北风忽然就变成和气闲袅的东北风了,那淡青已经抹到东方的天边去了。青是春之标志,青春就由青鸟飞过梅香衔来。等青鸟飞回,杨花雪落覆白萍,炎夏就该在感伤中来了。
有意思的是,青鸟本来自西方,它的啼啭,却引导风移东方,吹醒万物。春对应五行中的木,风生木,木为生气之本;木生酸,酸为五味之始。那是自下而上之风,淡青是从解冻的地面,借着青鸟煽动的翅膀,点染到天边去的。在北方,此时冰河才刚刚龟裂,鱼儿已经感知到暖意,争相拥挤到了冰面之下,群集而负冰,冰下已摇曳出万鳞缤纷。在南方,河水也还饱含着灰白的寒意,但那浅青已经潜隐进细纹横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