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第一单元 第2课 故都的秋配套训练 人教新课标2.zip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2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三维设计】第一单元 第2课 故都的秋配套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
(时间:40分钟 分值:50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混为一谈(hùn)  混沌状态(hùn)  拓本(zhè)
B.著着布衣(zhù) 描写细腻(nì) 萧索(xiāo)
C.点缀生活(zhuì) 折耗很大(shé) 落蕊(lěi)
D.精神颓废(tuí) 啼笑皆非(tí) 恬适(tián)
解析:A项,“拓”应读tà;B项,“著”应读zhuó;C项,“蕊”应读ruǐ。
答案:D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赔衬。B.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21·cn·jy·com
C.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浅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www.21-cn-jy.com
D.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2·1·c·n·j·y
解析:A项,赔—陪;B项,雕—凋;C项,浅—潜。
答案:D
3.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 对偶 比喻)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比 对比 比喻)21·世纪*教育网
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比 对比 比喻)www-2-1-cnjy-com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 对比 拟人)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解析:A、C项均无比喻,D项无对比。
答案:B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在华语乐坛上占有特殊一席的女歌手齐豫即将在北京举办演唱会,然而在发布会上,齐豫却不能自已地泣不成声,因为她宣称这将是自己最后一次举办演唱会
C.显然,打造“信用政府”和发展“民营经济”这两个热点,在民众的关怀下不期而遇。
D.一个明智的人应当具有一叶知秋、举一反三的能力。
解析:C项,“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适用于人。此处用错对象。A项,“不远千里”,指不怕路途遥远;B项,“不能自已”,指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D项,“一叶知秋”,指透过细微现象,看到整个局势的发展。【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C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分子料理是研究在烹调过程中加入不同物质,令食物产生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在充分掌握之后再加以重组、解构和运用,从而做出颠覆传统厨艺的美食的全新烹调方式。
B.专家认为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