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7 《儒林外史》 匡超人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踌躇(chú) 瑶宫(yáo)
什物(shén) 给事中(jǐ)
B.肄业(yì) 磕头(kē)
散讫(qì) 淌板船(tǎng)
C.丝绦(tāo) 冠冕(guàn)
思量(liang) 诰命(gào)
D.勋戚(xūn) 妆奁(lián)
权厝(cuò) 衣衾(qīn)
解析:A项,“什”应读“shí”;B项,“淌”应读“cháng”;C项,“冠”应读“ɡuān”。
答案:D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怠慢 教****沉鱼落雁 张灯结彩
B.女婿 嫦娥 九宵云外 闭月羞花
C.吹嘘 泥淖 戛然而止 赏罚分明
D.轴心 拙稿 眼花缭乱 大吹大擂
解析:B项,宵—霄。
答案:B
3.选出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 )
A.话说匡超人看了款单,登时面如土色,真是“分开两扇顶门骨,无数凉冰浇下来。”
B.到织锦店里织了三件补服:自己一件,母亲一件,妻子一件。
C.牛布衣笑道:“先生,你此言误矣!所谓’先儒’者,乃已经去世之儒者,今先生尚在,何得如此称呼?”
D.自从那年到杭州,至今五六年,考卷、墨卷、房书、行书、名家的稿子,还有《四书讲书》《五经讲书》《古文选本》——家里有个账,共是九十五本。
解析:A项中句号应在引号外。
答案:A
4.(2012·大纲全国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透彻,解释得那么轻松。
解析:A项,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孚,信服。从语境看,应为“不负众望”。B项,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成语与语境不符。C项,渐入佳境: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该句要表达的意思是中国古典家具重新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D项,醍醐灌顶: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答案:D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清时期,社会小说的两种表现形式主要是“讽刺小说”和“谴责小说”,《儒林外史》和《***现形记》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B.“讽刺小说”与“谴责小说”主要的区别是表现手法不同。前者的描写比较夸张,对社会的态度更激愤痛恶,对人物毫不留情;后者的描写比较含蓄,对社会的态度比较客观公允,对人物有所体贴。
C.《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它可与意大利的薄伽丘、西班牙的塞万提斯、法国的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抗衡。
D.《儒林外史》的主体部分结构不同于一般长篇小说,它“虽云长篇,颇同短制”,采用的是“串糖葫芦”式结构;整部小说采用独特的讽刺的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