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9 《家》 祖孙之间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假寐(mèi) 俨然(yǎn)
颧骨(quán) 羁旅生涯(jī)
B.一瞥(piě) 恭顺(ɡōnɡ)
惶恐 (huánɡ) 潜移默化(qián)
C.晌午(shǎnɡ) 蹊跷(qī)
伺候(sì) 蛊惑人心(ɡǔ)
D.窘迫(jiǒnɡ) 檀郎(tán)
癖好(bǐ) 寥若晨星(liáo)
解析:B项,“瞥”应读“piē”;C项,“伺”应读“cì”;D项,“癖”应读“pǐ”。
答案: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藤椅 观察 脑筋 并行不背
B.淡妆 赏玩 端祥 目无法纪
C.嚣张 编造 迟疑 扭扭涅涅
D.脂粉 究竟 衰弱 仪容秀美
解析:A项,背—悖;B项,祥—详;C项,涅涅—捏捏。
答案:D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女人虽然常常浓妆淡抹,一身香气,可是并没有一点爱娇。
B.祖父是全家所崇拜、敬畏的人,常常带着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气。
C.觉新处在新旧两种力量的夹缝间,凡事他力图做中间的调和人,企图以委曲求全的懦弱原则,化解大家庭的种种矛盾。
D.高老太爷对克安、克定兄弟俩败坏家产、坐吃山空的行为怒不可遏,导致一病不起。
解析:A项,“浓妆淡抹”指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的妆饰打扮。这里应用“浓妆艳抹”。
答案:A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记者近日发现,公园晨练的老年人中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
B.挪威国宝级乐队“神秘园”将再度来京演出,实现了外国演出团在京演出超过7次的纪录,在其演出的艺术历程中也是唯一的一次。
C.连年亏损的美国《新闻周刊》正待价而沽,境内外华人都鼓动中国人出手收购,将这份引以为豪的美国期刊经营权收入囊中。
D.报告指出,中国及印度的一些跨国公司眼下正不遗余力地开拓国际市场,新加坡、俄罗斯等则紧随其后,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在发生变化。
解析:A项,偷换主语,“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的主语应是“公园晨练的老年人”。B项,搭配不当,动词“实现”与宾语“纪录”不搭配,“了”也应该删除。C项,表意不明,在“引以为豪”前加“美国人”,在“经营权”前加“的”。
答案:D
5.(2012·大纲全国高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 。 。 。 。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荼”
字省作“茶”的写法。
①民间的书写者出于某种考虑,将“荼”减去一笔,这就成了“茶”字
②随着饮茶****俗的推广,“荼”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③“荼”简写为“茶”,汉代已露端倪
④在中唐之前“茶”字写作“荼”,这恐怕不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
⑤茶作为饮品,我们都很熟悉
⑥“荼”有多个义项,“茶叶”义是其中之一
A.④⑥⑤②①③ B.⑥②①⑤④③
C.⑤④⑥②①③ D.⑥④⑤②③①
解析:这几句话的内在逻辑关系是:茶作为饮品,都熟悉⑤——但“茶”字写作“荼”,不是人人都知道④——“茶叶”是“荼”的多个义项之一⑥——饮茶****俗推广,“荼”字的使用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