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老王看到我们非常惊讶,连忙把我们热情地拉到他家去。
B.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C.全球化经营已成为当今大公司的发展战略,而企业兼并则是它们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布局的重要手段。
D.他制订五年的防护林规划,由于对这个地区复杂的气候、水文和植被情况没有掌握清楚,最后还是失败了。
解析:A项,“老王看到我们非常惊讶”有歧义,非常惊讶的可能是“我们”,也可能是“老王”。如果是“我们”,可改为“老王看到我们非常惊讶的样子”;如果是“老王”,可改为“老王看到我们后非常惊讶”。因为句子成分间存在着多样的意义关联,所以不同的关联搭配,就会形成不同的理解。B项,成分赘余,“对象”和“面向”可删去一个。D项,“他制订五年的防护林规划”应是“他制订的五年防护林规划”,由于虚词“的”的移位,造成句意的不同。
答案:C
2.下列各句不会产生歧义的一项是( )
A.翻译外国作品要用适当的语言,否则所翻译的作品就失去了原貌。
B.人民政府从一开始就很重视翻译工作,尤其是科技书籍的翻译工作。
C.其中只有极少数的译作真正译出原作的风格和语言的一致性。
D.初学写作的人往往在作品的开头或结尾加上一个总起和总结。
解析:A项,“适当的语言”既可理解为语种,也可理解为“语言文字”。C项,“风格和语言的一致性”既可理解为“风格”和“语言”都要保持与原作的一致,也可理解为“风格”与“语言”之间要保持一致。D项,“或”改为“和”,才可一一对应。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搭配无误的一句是( )
A.大熊猫受到病饿威胁,当地群众给遇到的病饿熊猫喂食、治疗,减少了其发病率。
B.起初他只是为犯罪分子提供窝点,而后来则亲自上阵,打着推销保温材料的名义拐骗妇女。
C.该基地每年生产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D.为提升大赛质量,主办方将为微电影爱好者提供具体辅导和技术支持,参赛作品经过初审、网络展示、专家评选后,将于11月中旬举行决赛。
解析:A项,动宾搭配不当,改为“降低了其发病率”;B项,动宾搭配不当,改为“打着……旗号(幌子)”或“以……名义”;C项,“生产量”不能“供应市场”,也不能“销往河南、河北等省”,应将“的生产量”删除,让“蔬菜”作主语。
答案:D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从《国门英雄》《感动生命》到《儿女情更长》,中央电视台通过播出节目的多样化,让观众体验到不同题材类型电视剧的魅力和水准。
B.网络调查表明,中学生网络恶搞杜甫的主要原因是青春期的逆反心理、知识素养缺乏、内心空虚、游戏人生等因素造成的。
C.针对农产品价格步步攀升的状况,政府制定了打击囤积居奇、投放紧缺商品等,对抑制价格过快上涨起了很好的作用。
D.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我们应将包括遏制网络谣言在内的社会言论监管纳入法制的轨道,还要依法追究网络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的法律责任。
解析:A项,搭配不当,动词“体验”支配两个宾语“魅力”与“水准”,但“体验”与“水准”不搭配,可删去“和水准”。B项,“主要原因是……造成的”句式杂糅,应改为“主要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