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一语文练习:2.4《诗经》两首(含答案解析).zip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页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4 《诗经》两首
达标训练·固双基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士也罔极(wú)     渐车帷裳(jiān)
夙兴夜寐(sù) 靡室劳矣(mǐ)
B.咥其笑矣(xì) 隰则有泮(pàn)
岁亦莫止(mù) 淇水汤汤(shānɡ)
C.载饥载渴(zǎi) 体无咎言(jiù)
自我徂尔(cú) 信誓旦旦(dàn)
D.匪我愆期(qiān) 乘彼垝垣(ɡuǐ)
象弭鱼服(mí) 雨雪霏霏(yù)
解析:A项,“罔”应读“wǎnɡ”;C项,“载”应读“zài”;D项,“弭”应读“mǐ”。
答案:B
2.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躬:自身
B.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斯:语气词,无实义
C.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即:就
D.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使:使者
解析:D项,使:指使、委托。
答案:D
3.下列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D.岂不日戒,狁孔棘
解析:A项,“二三”,数词用作动词;B项,“雨”,名词用作动词;D项,“日”,名词作状语。
答案:C
4.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尔”相同,两个“彼”相同。
B.两个“尔”不同,两个“彼”相同。
C.两个“尔”相同,两个“彼”不同。
D.两个“尔”不同,两个“彼”不同。
解析:两个“尔”都是代词,代指“你”。第一个“彼”,代词,指“那”;第二个“彼”,代词,指“对方、他们”。
答案:C
5.比较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也相同。
B.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同。
C.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D.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也不同。
解析:①句的“言”是动词,说;②句的“言”是名词,预兆。③④两句的“靡”意思都是“无,没有”。
答案:C
二、延伸阅读
6.补写出下列诗句的空缺部分。
(1)       ,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诗经·氓》)
(2)淇则有岸,         。总角之宴,         。 
(《诗经·氓》)
(3)三岁为妇,       。       ,靡有朝矣。 
(《诗经·氓》)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 
(《诗经·采薇》)
答案:(1)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 (2)隰则有泮 言笑晏晏 (3)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 (4)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7.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第(1)~(2)题。
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采莲词
张 潮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
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
(1)两首诗都写了采莲女,但形象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
解析:解答此题,应重点关注两首诗的三、四两句。
答案:白诗描写的是一位情窦初开(或“多情”)、腼腆羞涩(或“羞涩”,或“腼腆”)的采莲姑娘;张诗描写的是一群互助(或“团结”,或“友爱”)、勇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