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课时演练·促提升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会晤(wù) 数载(zài) 指摘(zhāi) 孜孜求学(zī)
B.商榷(què) 殷勤(yīn) 聘请(pìng) 砥砺德行(dǐ)
C.訾詈(zǐ) 弭谤(mǐ) 造诣(yì) 道义相勖(xù)
D.切磋(cuō) 肄业(yì) 敷衍(yǎn) 能裨实用(pí)
解析:A项,“载”读“zǎi”;B项,“聘”读“pìn”;D项,“裨”读“bì”。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刮目相看 姑不俱论 终南捷径 问心无愧
B.时阅数载 抱定宗旨 不堪设想 同流合污
C.容有底止 放荡治游 自趋正轨 责无旁贷
D.敷衍塞责 规行矩步 大相径庭 经旨奥义
解析:A项,“姑不俱论”应为“姑不具论”;C项,“放荡治游”应为“放荡冶游”;D项,“经旨奥义”应为“精旨奥义”。
答案:B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普通“草根”到各类“达人”,越来越娴熟的文化生产机制,成了普通人“脱胎换骨”的终南捷径,诱惑着许多梦想一夜成名的少男少女。
B.针对一些境外媒体的提问,国防部发言人耿雁生均尽力在授权范围内予以解答,态度显得开诚布公。而对于触及军事底线的问题,他的回应显示出军人的强硬风范。
C.“店无特色客来稀”,现在无论搞什么,没有特点,没些亮色,的确很难让人侧目而视。日前,郑州某饭店门口就立了块“四不接待”的牌子,吸引了许多人。
D.在《七个细节激发宝宝的智力》一文中,作者建议不要将家里的书籍束之高阁,而是应放在孩子随手可及的地方,譬如餐桌、床头、沙发靠背等。
解析:C项,“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畏惧而又愤恨。与语境不符。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显示,在工作过程中适当地娱乐可提高幸福感和工作效率,并且能够提升士气。
B.张教授说,做力量训练时,锻炼者体内的生长激素含量要远高于跑步,而且没有跑步时那种疲劳的感觉。
C.《日本经济新闻》指出,默克尔在首脑会谈后的记者会上重申清算历史是和解的前提,对日本在处理邻国关系上的不满。
D.我们加强制度建设,对各个风险点进行分析、排查,所以才有了把行政审批事项统一搬到政务大厅办理的这一举措。
解析:A项,句式杂糅,去掉“根据”;B项,偷换主语,“而且没有跑步时那种疲劳的感觉”前加主语“锻炼者”;C项,成分残缺,“对日本在处理邻国关系上的不满”前添加“流露出”。
答案:D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为学与做人
梁启超
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众人会答为求学问。再问为什么求学问,各人答案就会不同,或者竟自答不出了。诸君啊!我请替你们答一句吧:“为学做人。”
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这三部分圆满发达的状态,我们先哲称之为“三达德”——智、仁、勇。为什么叫“达德”?因为这三事是人类普通道德标准,总要三者具备,才能成一个人。三件的完成状态如何?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所以教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都应以这三件为究竟。
怎么样才能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