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四地六校联考
2011-2012学年下学期期中考
高二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31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 ,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2)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3)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
(6)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7)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 ,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周起元传
周起元,字仲先,海澄人。万历二十八年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历知浮梁、南昌,以廉惠称。
行取①入都,注湖广道御史。方候命,值京察。……居二年,御史命始下。
会太仆少卿徐兆魁以攻东林为御史钱春所劾,起元亦疏劾之。奸人刘荩臣,疏诋顾宪成②。起元愤,力斥其谬。荩臣遂讦起元,益诋宪成。起元再疏极论,其同官翟凤翀、余懋衡、徐良彦、魏云中、李邦华、王时熙亦交章论列。……吏部侍郎方从哲由中旨③起官,起元力言不可。吏部尚书赵焕出云中、时熙于外,起元劾其背旨擅权,坐停俸。
寻巡按陕西,风采甚著。卒以东林故,出为广西参议,分守右江道。柳州大饥,群盗蜂起,起元单骑招剧贼,而振恤饥民甚至。移四川副使,未上。会辽阳破,廷议通州重地,宜设监司,乃命起元以参政莅之。
天启三年入为太仆少卿。旋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苏、松十府。公廉爱民,丝粟无所取。遇大水,百方拯恤,民忘其困。织造中官李实素贪横,妄增定额。苏州同知杨姜署府事,实恶其不屈,摭他事劾之。起元至,即为姜辨冤,且上去蠹七事,语多侵实。实欲姜行属吏礼,再疏诬逮之。起元再疏雪姜。魏忠贤庇实,取严旨责起元,令速上姜贪劣状。起元益颂姜廉谨,诋实诬毁。忠贤大怒,矫旨斥姜为民。实以此敛威。
六年二月,忠贤欲杀高攀龙、周顺昌六人,令其党李永贞、李朝钦诬起元为巡抚时乾没④帑金十余万。矫旨逮起元,缇⑤使至漳州,士民大惊,又传闻退赃即可赎身,于是父老在四城门设了木柜,号召投钱。不数日钱满,缇使也为之感动。周起元被押解至京,落于都指挥佥事许显纯之手。许“略晓文墨,性残酷”,杨涟等十余人皆死其手。周起元身受严刑,屈打成招,九月毙之狱中,吴士民及其乡人无不垂涕者。后人称周起元、高攀龙等七人为“后七君子”。
(选自《明史·周起元传》,有删节)
【注】①行取:明制,地方官知县、推官,科目出身三年考满者,经地方高级官员保举和考选,由吏部、都察院协同注拟授职,称为行取。清初沿袭。②顾宪成:东林党领袖。③中旨:唐、宋皇帝自宫廷发出亲笔命令或诏令不正常通过中书门下,直接交付有关机构执行,称为中旨。④乾没:侵吞公家或别人的财物。⑤缇:指逮捕犯人的骑兵。
2.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疏诋顾宪成 诋:毁谤
B.荩臣遂讦起元 讦:攻击
C.且上去蠹七事,语多侵实 侵:侵犯
D.矫旨斥姜为民 矫:矫情
3.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周起元“敢于直言”的一组是(3分)
①起元愤,力斥其谬 ②而振恤饥民甚至 ③实以此敛威 ④起元再疏雪姜 ⑤吴士民及其乡人无不垂涕者 ⑥起元益颂姜廉谨,诋实诬毁
A.①③④ B.①④⑥ C.②④⑥ D.②⑤⑥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起元按行取制度赴京待命,拟任湖广道御史,但由于无端被卷入党派之争,两年后才正式任职。
B.周起元同情并支持东林党,多次上奏疏弹劾那些诋毁东林党的朝中大臣,他也因此而被贬官。
C.周起元廉洁爱民,巡抚苏、松十府,不取百姓一丝一物,并与贪婪蛮横的李实直接展开斗争。
D.周起元被诬告后,漳州的父老百姓在四个城门设了木柜,号召人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