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广西河池市部编版秋季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zip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8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K
・ 20-12-225B*
・ 2O-12-225B-
河池市2019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考生注意: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5,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关于文学作品的多义性,南朝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说:“隐以复意为工。,,又说:“隐也 者,文外之重旨者也。”南朝刘勰所说的“复意”“重旨”,就是我在这里所说的多义性。在西方, 对诗的多义性也有人谈到过。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所讲的“双意复言名词”以及“三义”词、 “四义''词,就是一个与多义性有关的问题。不过,对多义性的深入研究,却是20世纪以后随着 语义学的建立而开展起来的。语义学是符号学的三个分支之一。符号学认为,许多理论问题都 可以通过分析、研究表达这些理论所使用的语言符号,而得到解决或说明。有人用符号学的理 论来研究诗歌,把诗歌也看作是一种符号,叫“复符号”。这种“复符号”所投射出来的语意,只是 它所包含的意义的一部分。这就涉及诗歌多义性的问题了。英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语言学家理 查兹的学生恩普逊,在1930年出版了一部书,书名叫《意义暧昧的七种类型》。它的主旨是说 明,为什么对同一首诗的意义会有不同的理解。恩普逊找出七条原因,归纳为七种类型。朱自 清先生写过一篇题为《诗多义举例》的文章,就是用恩普逊的方法分析了四首中国旧诗。可惜朱 先生对这个问题没有继续深入地研究,学术界对这个问题也没有重视,以致今天我们在这方面 仍无进展。
文学既然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又是语言最精粹的一种文学体裁,那么,研究诗歌特别是研 究诗歌艺术,自然离不开诗歌语言的研究,离不开语义的研究。从语义学的角度研究诗歌艺术, 无疑是一条途径。但是,决不能用语义分析代替对诗歌艺术规律的探讨。
诗的多义性与词汇学上所说的词的多义性不同。词汇学中,词义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 们意识中的概括的反映,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群体在使用过程中约定俗成的。由于语言中词的 数量有限,不可能一对一地表示复杂的客观事物和现象,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多义词。然而, 不管一个词有多少种意义,这些意义都是确定的,而且这些意义都是为社会所公认的。而诗人 不仅要运用词语本身的各种意义来抒情状物,还要艺术地驱使词语以构成意象和意境,在读者 头脑中唤起种种想象和联想。读者在读诗的时候,他们的想象、联想和情感,以及呈现在他们脑 海里的形象,虽然离不开词义所规定的范围,却又因人因时而有所差异。
另外,在词汇学里讲词的多义性,是把同一个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加以总结, 指出它的本义和引申义。一般说来,一次只用其一种意义,歧义是一般情况下使用语言时需要. 特别避免的毛病。但是在诗歌里,恰恰要避免词义的单一化,总是尽可能地使词语带上多种意 义,以造成广泛的联想,取得多义的效果。中国古典诗歌的耐人寻味,就在于这种复合的作用。 “诗无达诂"这句话,如果理解为诗是不能解释的,那么这句话当然是错误的。如果从诗的多义
【河池市2019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员检测语文第1页(共8页)】
性上理解,这句话倒也不无道理。由于中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