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季学期高二年级九校第二次联考
语 文
共8页,共22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 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區色想冬,“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由具 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格构成的思想体系。茬当今全球化语境之下,中 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自信体现的正是“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道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其 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天下”是中国文化特有 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的容纳力。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 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 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 足点和尺度不同。中国文化的“天下"蕴含了 “天下无外"的理想,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 内部是平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路,从••身——家——国"選 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 和包容性。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夭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信。中国史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伦■理型 文化,梁漱浜认为“中国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国史化靈视家庭生活,整个社会关系是依■照 家庭关系推广发挥的。“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 一体共生的关系。“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叢大化,共同体的善 与个体的善是统一的。
文化自信最终体现为一种人格自信。无论是“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还是“以天下为一家"的 价值观,最终都沉淀为个体的精神品格。中国丈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 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君子"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动态形象,通过••身 家 国 天下"的
逐渐扩充延展,人格不断超越并完善。,'君子"奉行的•'中庸之道”坦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君子"在 行为模式上追求理欲平街、天人合一、忠恕包容。以'•中席之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校于 语文第1页(共8页)
西方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中庸”不仅仅是“求同存异”地承认诸多文化存在的正当 性,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共建一个互动互补的世界。
总之,“天下主义"启发我们以一种新的视野去构筑文明之路,增强丈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既 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旨在创建一个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丈化共同体。
(摘编自张丽娟《"新时代”与“中国故事”的理论辩证》,有删政)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