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文字运用(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倜傥/惆怅 惩创/沧桑 尸骸/言简意赅
B.谂知/熟稔 龟裂/龟甲 殉职/徇私舞弊
C.萌蘖/罪孽 毗邻/睥睨 盘桓/断壁颓垣
D.逋慢/逮捕 彭殇/流觞 对峙/恃才傲物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拔擢 金榜提名 珊珊可爱 义愤填膺
B.喋血 暗然泣下 蝇头微利 莞尔一笑
C.攒射 浑浑噩噩 门衰祚薄 桀傲不训
D.修葺 恰如其分 芸芸众生 幅员广阔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四月的瘦西湖,华天丽日,惠风和畅,泛舟湖上,水光潋滟,岸柳阴郁,秀色可餐。
B. 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也不必大惊小怪。
C. 这位责任编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任,书籍的其他环节,如插图装订等,他就望尘莫及了。
D. 候车大厅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这一期职工文化素质培训研究班,是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委联合在今年3月底举办的。
B.荔枝呈心脏形、卵形或圆形,通常上大而下稍小;它的大小,一般是直径三四厘米左右,重十余克到二十余克。
C. 中国国家海洋局的一架小型飞机,今天近距离逼近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大型护卫舰“朝雪”号,警告其不得靠近中国油气田。
D.实际上,只要我活下去,我就仍旧只能是一名芸芸众生,就依然会被卷入世俗生活的漩涡。
5. 下列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王实甫,名德信,元代戏曲作家,其代表作《西厢记》被称为杂剧之冠。他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等人被誉为元杂剧“四大家”。
B.明代归有光大家善于捕捉平凡的人和事,状情摹态,细心刻画。寄寓真实的生活感受,富有感情色彩,使人读来感到真切生动,回味无穷。
C.莎士比亚,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和诗人,主要成就是戏剧。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被称做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D.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和老子并称为道家中的“老庄”。《庄子》一书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6.阅读下文,提取体现“我”(达尔文)写成“一篇纲要”的过程的三个关键词。(3分)
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系的各种事实,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结果。经过五年工作之后,我专心思考了这个问题,并写出一些简短的笔记;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的笔记扩充为一篇纲要,以表达当时在我看来大概是确实的结论。
______▲_______
7.根据《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中的三段文字,把“人的可悲”分为两类,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来。(4分)
人的伟大之所以为伟大,就在于他认识自己的可悲,一棵树并不认识自己的可悲。
因此,认识(自己)可悲乃是可悲的;然而认识我们之所以为可悲,却是伟大的。
这一切的可悲,其本身就证明了人的伟大。它是一位伟大君主的可悲,是一个失了位的国王的可悲。
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