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湖北省各地部编版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含答案.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5页5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湖北省各地部编版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含答案.docx
文档介绍:
湖北省各地
2020-2021年期中语文高二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湖北省孝感市普通高中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鲁昌平陬邑。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昭公之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
鲁昭公卒,定公立。定公十四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B.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C.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D.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仲尼,孔子的字,孔子名“丘”,“尼丘”为山名,“仲”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B. 司空,古代官职名,西周时开始设置,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
C. 摄,暂时代理官职的意思。如“成王既幼,周公摄政。”在我国古代表示暂代官职的词还有“署”“假”“权”等。
D. 有司,古代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泛指官吏。如诸葛亮《出师表》一文中“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家境贫寒,社会地位低下。成年后曾给季氏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吏,也曾担任过管理牧场和牲畜繁殖的小吏。
B. 孔子重视教化,治国能力突出。鲁定公十四年,他由大司寇代理相国的职务,参与国政三个月,民风大变,社会清明,各地宾客有归家之感。
C. 孔子临危不乱,坚守节操。他在遭遇陈蔡两国围困时,仍然坚持教学,临危不忘义,处变而不惊,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君子风度。
D. 孔子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他编写《春秋》时,该写的内容一定要写上去,应当删去的内容一定要删掉,但子夏等人不赞同他的这种写法。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2)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14. 齐景公几次向孔子问政,孔子的回答体现了怎样的治国理念?
【答案】10. B 11. A 12. D
13. (1)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长人”,认为他奇特。鲁国再次善待他,因此他返回鲁国。
(2)如今的楚国,是个大国,却来礼聘孔子。如果孔子被楚国重用,那么我们陈蔡两国掌权的大夫们就危险了。
14. ①志向远大,施政恰当;②遵循礼治,注重秩序;③节约开支,杜绝浪费。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于是双方共同派人把孔子围困在荒野上。孔子和他弟子无法行动,粮食也断绝了。跟从的弟子饿病了,站都站不起来。孔子却还在不停地给大家讲学,朗诵诗歌、歌唱、弹琴。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中承前省略主语“陈蔡大夫”,也是状语后置句,“于野”是“围”的后置状语,可见之间不可断开,“野”后停顿,排除AC。
“不得行”是“绝粮”的原因,能愿动词“得”后必有动词“行”,共同作谓语,“行”后断开,排除D。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仲’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错误。“仲”在这里指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