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湖北省各地部编版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写作专题.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3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湖北省各地部编版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写作专题.docx
文档介绍:
湖北省各地
2020-2021年期中语文高二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
写作专题
湖北省孝感市普通高中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四、写作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民日报》点赞的9位中国青年:“冲得上,打得赢”的24岁文昌发射场指挥员周承钰;“学前辈模样,无畏逆行”的23岁广东援鄂医疗队护士朱海秀;“咬牙跺脚,也会坚持”的19岁长安大学学生徐卓立;“顽强坚韧,向梦出发”的18岁罕见病“庞贝病”患者王唯佳;“脸庞虽稚嫩,肩膀很坚实”的00后抗洪战士;“心怀梦想,劈波斩浪”的25岁远望5号测量船航海舵手刘荣超;“尽己之力,照亮他人”的90后山区教师赵鹏菲;“接力守护,精神传承”的30岁社区工作者汪晗;“没有披风,却是‘超人’”的90后快递员黎志伟……他们是闪光的青春面孔,他们是敢担当、肯奋斗、勇追梦的一代青年,他们成为了新时代青年的榜样。
高二某班级将召开一次班会,请你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认识或经历,以“青年榜样,助力成长”为主题,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会上发言。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青年榜样,助力成长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交流我有关“青年榜样”这一话题所思所想。
“青年,是敢于迎接当今之黑白,并勇于改变之人。”史怀哲在《敬畏青年》中如是说到。青年榜样便是在时代激流中以青春为底色,以奋斗为号角,以国家发展为使命的中坚力量。
在2020年中国青年榜样名单上,我们可以看到24岁文昌发射场指挥员周承钰勇攀天梯的背影,用爱岗敬业,诠释青年职责;19岁的长安大学学生徐卓立参与雷神山医院施工,用坚毅无畏讲述青年担当的故事……2020年,这些笑靥如花的面庞,无一不在向时代露出蓬勃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鲁迅先生曾说:“一个民族,首看其民魂。”民魂的具体内涵延伸为时代精神,而构筑精神家园的中坚力量正在于当代青年。青年榜样的力量不仅在于塑造时代底色,更在于摇动一片森林,影响更多青年投身时代建设。
学****青年榜样,不能忘记向历史溯源。余光中先生曾不无感慨地说:“我们的民族依然五岳向上,滚滚江水依然东流。”青年力量便是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沸腾的热血。
一百年前,燕园湖光塔影,“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交织着最激动人心的青年身影;嘉兴南湖的小船上,国际歌嘹亮,中国共产党的青年们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章;上世纪50年代,“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号召千万青年远赴北大荒,扎根于天山山麓,茫茫戈壁……青年使命一脉相承,历史长河中的青年榜样,透过那些艰苦岁月,向我们传递了民族力量。
学****青年榜样要有个体意识,家国担当。
几千年前,孟子就曾提出,“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而张载的“横渠”四句也仍回荡在耳边。时代精神版图的构建绝不是个别人的事,而是青年群体的重任。而这首先需要个体意识的觉醒。今日我们在此召开班会,绝不只是只说不做,而学****青年榜样也绝不是照猫画虎、按图索骥。我们应该从个人出发,发掘本我优势,将个人兴趣与时代使命相结合;我们应该以青春为底气,以奋斗为支点,为时代复兴助力;我们更应有“仰天大笑出门去”的锐气、“功成必定有我”的豪气、“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霸气,共绘时代强声。
不可否认,众生喧哗中确有佛系新年消解奋斗,亚文化浮渣迭起,网络暴力甚嚣尘上。但正如史铁生先生那句“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存,不屈的斗争却不可须臾或缺”,迎接时代挑战,重塑时代精神版图,这是你我共同之责。
同学们,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就让我们传承青年榜样的力量,以新发硎之利刃,展鸿鹄高飞之志,以个己拼图,共同完成时代精神的宏伟版图吧!
谢谢大家,希望这次班会能让你我都受益匪浅。
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进程中,人们发现,传统文化正带来越来越多的惊喜。线上,今年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等节目火遍全网,B站上各类国风和国潮视频弹幕刷屏;线下,各地博物馆争相推出爆款文创产品,乡村“非遗+产业”发展亦是红红火火。传统文化频频“出圈”,进入大众视野并火爆起来。有人认为这体现了老百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认同;有人认为将5G、VR等现代科技和传统文化题材融为一体的作品表明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是融合发展的;也有人认为我们以前把圈子划得太清晰,让各个行业之间越来越封闭,现在的所谓“出圈”恰恰是“融圈”。
对传统文化频频“出圈”这一现象,你怎么看?班级将举行一次讨论会,请结合你的认识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