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四川省各地部编版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汇编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 含答案.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2页2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四川省各地部编版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汇编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 含答案.docx
文档介绍:
四川省各地
2020-2021年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汇编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
四川省成都市阳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崇胜寺后有竹千余竿独一根秀出,人呼为竹尊者因赋诗
惠洪
高节长身老不枯,平生风骨自清灌。
爱君修竹为尊者,却笑寒松作大夫①。
未见同参木上座,空余听法石於菟②。
戏将秋色分斋钵,抹月批风得饱无?
【注释】①大夫:秦始皇东巡泰山避雨于松树下因树护驾有功遂封为“五大夫”爵位。②於菟:老虎佛经中有老虎听法的故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身高节,风骨清癯既写竹子外形,又写其内在美质形神具备。
B.竹尊者虽没像真僧参拜木莲花座上的佛,却日日听法,修炼成高僧。
C.诗的表层是以人拟物,深层意旨却是由物见人,表达清雅高洁的理想。
D.全诗语言平淡诙谐,意境清雅含蓄,而骨子颇硬,可谓深得咏物真谛。
(2)诗的颔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1)B
(2)颔联的意思是竹风骨凛然,作为隐逸君子化身受人喜爱;寒松接受了大夫称号,成为尘俗中的“官宦”而被讥笑;以寒松对比(衬托),进一步整哪样修竹的高节和风骨,也赞美寺中高僧德智兼备。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日日听法”理解错误;诗中“空余听法石於菟”指竹旁有虎状岩石,如听竹尊者说法,诗人暗示“竹尊者”也是一流僧人。故选B。
(2)本题考查对诗歌句内容及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能力。理解诗句大意,抓住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进行赏析。本题要求简要分析诗的颔联有何含意。仔细阅读诗歌颔联“爱君修竹为尊者,却笑寒松作大夫”,前一句写“爱”修竹尊者,表达出对修竹的喜爱之情;后一句写“笑”寒松被秦始皇封为“五大夫”,不像修竹那般有“平生风骨”;写竹而提松,采用对比手法,用松来反衬竹的高节风骨;而“竹”的风骨也暗示寺中僧人的高风亮节,以物衬人。答题时,根据以上分析,结合诗句具体内容进行赏析作答即可。
【点睛】在诗词鉴赏里,表达技巧往往就是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衬托、借代、对比。①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怀古伤今。②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象征、联想、想象、白描、衬托、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译文:
节节高的修长身躯,虽年老却不枯萎;竹的平生风骨自然清癯怡人;喜爱你这修竹被称为尊者,却要嘲笑那自诩孤直的寒松接受了“五大夫”的称号;没有看见与你同时参佛的僧人上座,只留下一座虎形石头听你讲法;游戏将秋色分在斋钵中,一抹月色,一缕微风能够填饱你的肚子吗?
赏析:
首联写竹的形象,先刻画其外在,有节,身长,“不枯”已初见风骨;接着写出“竹”清癯的风骨,令人赞叹。颔联表达作者自己对竹的情感,竹在寺院中被称为“尊者”,隐逸超脱,品格高洁;而同为岁寒三友的松却接受皇帝册封,对比之下更显出竹的高洁;颈联用石虎听法的典故暗示竹尊者也是一流僧人,此处以物喻人,暗含诗人对寺中僧人佛法水平的推崇;尾联化虚为实,趣味十足,说竹尊者斋钵中应该盛上一抹秋色,以月色风露为食,“餐风饮露”,更显高洁。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二中、二实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沙沟店
王恽
高柳长涂①送客吟,暗惊时序变鸣禽。
清风破暑连三日,好雨依时②抵万金。
远岭抱枝围野色,行云随马弄轻阴。
摇鞭喜入肥城③界,桑柘阴浓麦浪深。
[注]①涂:通“途”。②依时:及时。③肥城,地名、在山东。
8.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过沙沟店》写诗人拜访游览沙沟店的所见所闻,“过”是拜访的意思。
B. 首联用“长涂”和“客”点明诗人正身处他乡,“暗惊”一句,真切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于季节变化的感受。
C. 颔联化用杜甫“好雨知时节”“家书抵万金”诗句,通过对“风”和“雨”的描写突出了旅途气候的变化莫测。
D. 从“清风破暑”和“麦浪深”可以推知,诗人所写之景正是春末夏初的时节。
E. 全诗层次鲜明,颇有意境,充满轻松愉快的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