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鲁教版高二语文赤壁赋 同步训练.zip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语文 鲁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11 KB

手机浏览
1/7

手机浏览
下载此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赤壁赋 同步训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有错误的一项是 (  )(4分)
A.桂棹(zhào)       和诗(hè)
徘徊(huí)        船舷(xuán)
B.嫠妇(lí) 扁舟(biǎn)
水波(bō) 山川相缪(móu)
C.壬戌(rén xū)      窈窕(yǎo tiáo)
愀然(qiū)        冯虚御风(pínɡ)
D.舳舻(zhóu lú) 蜉蝣(fū yóu)
酾酒(lí) 无尽藏(cánɡ)
解析 D项舳zhú,蜉fú,酾shī,藏zànɡ;A项徊huái,舷xián;B项扁piān,缪liáo;C项窕tiǎo,愀qiǎo。
答案 D
2.下列各组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4分)
A.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B.①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②举匏樽以相属
C.①扣舷而歌之
②倚歌而和之
D.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②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解析 “属”通“嘱”,劝人饮酒。A项两个“望”分别是“农历每月十五日”“望见”。C项两个“歌”分别是“歌唱”“歌曲”。D项两个“虚”分别是“太空”“月缺”。
答案 B
3.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解析 ①②中的“于”均为介词 “在”。③中的“夫”有指代作用,“那”。④中的“夫”是语气助词。
答案 A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4分)
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  
D.①和④不同,③和②相同
解析 ①下:名词活用为动词,攻下。②渔:名词活用为动词,打鱼。③侣、友:均为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④西、东:均为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答案 B 
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4分)
A.愀然(神色严肃的样子)  横槊(长矛)  匏樽(葫芦的一种)
B.肴核(菜肴)  相与枕藉(交错地睡在一起) 既白(已经)
C.倚歌(循,依)  扣舷(船的两边)  下江陵(攻下)
D.盈虚(满)  嫠妇(寡妇)  危坐(端正)
解析 肴核:菜肴和果品。
答案 B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古代历法中的干支纪年法。既望,农历每月的十六日。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B.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明白畅达、汪洋恣肆。其词豪迈奔放,开创豪放派一代词风。
C.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期间,曾两次游览三国魏吴大战的赤壁,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D.作者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在借景抒情的同时,抒发了关于人生的感叹。一方面他感叹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