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链接(三)——语言文字运用
第一组:(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山***上,________”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心智的渺小与感官的有限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________,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________,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 )。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________,钻之弥坚。“造化钟神秀”,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黄馘”的哲人身上啊!
…………
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灵……
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
A.摩肩接踵 无所适从 惊魂甫定 高山仰止
B.摩肩接踵 无所适从 惊魂不定 仰之弥高
C.目不暇接 手足无措 惊魂甫定 仰之弥高
D.目不暇接 手足无措 惊魂不定 高山仰止
解析: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多,来不及观看或看不过来。应接不暇: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也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结合语境应用“目不暇接”。摩肩接踵:形容来往的人很多,很拥挤。手足无措: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无所适从: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或不知怎么办才好。结合语境应用“手足无措”。惊魂甫定:经过惊吓后的心情,才刚刚安定下来。比喻受惊吓后,心神刚恢复过来。惊魂不定: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结合语境应用“惊魂甫定”。仰之弥高:仰望愈觉得其崇高,表示极其敬仰。高山仰止:品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比喻对有气质、有修养或有崇高品德之人的崇敬、仰慕之情。结合语境应用“仰之弥高”。故选C。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
A.我们不就能发现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感官的有限无福承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B.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感官的有限与我们渺小的心智无福感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C.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D.不就能发现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我们有限的感官无福接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解析:A项,搭配不当,“发现到……心智”不搭配,“承受……福祉”不搭配。B、D两项,成分残缺,缺主语,且语序错误。故选C。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
A.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
B.我们的视界为之一扫,我们的俗情为之一开
C.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
D.我们的俗情为之一开,我们的视界为之一扫
解析:本题需要注意“视界”“俗情”分别与“开”“扫”搭配,且结合后面内容“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分析可知,“俗情为之一扫”应该在后,故A项正确。
4.下面是一封表扬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