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拥护 降临 照耀
B.呼梢 坟墓 铁锹
C.烟雾 冰封 砂石
D.惶惑 嫉妒 安详
解析:选B。“呼梢”应为“呼哨”。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此后十年,策兰的诗也日趋浓缩,更多的黑暗、断裂和沉默被纳入了他的诗中,在一般公众眼里成为不解的诗谜。
B.这位“另一个欧洲的代言人”米沃什因为“在自己的全部创作中,以毫不妥协的深刻性揭示了人在充满着剧烈矛盾的世界上所遇到的威胁,表现了人道主义的态度和艺术特点”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C.以色列前总理,诺贝尔***得主拉宾曾这样推荐过阿米亥:“我认为他是这片土地的桂冠诗人,他的作品深深领会这片古老的、产生了伟大信仰和文化的土地的价值,以及它的痛苦和迷误”。
D.有一个说法,认为西方20世纪下半叶的诗歌不如上半叶的诗歌,因为上半叶的现代主义诗歌影响了整个世界,并产生了像叶芝等诗歌巨匠和大师。
解析:选C。句末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
3.下列对有关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偶遇》把瞬间和永恒引入到个人的命运中,通过一个人的消逝而透出整个人世的沧桑。
B.《偶遇》中诗人不断地向我们质询,是对生命轮回的思考,作者体会到的是那种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的情绪。
C.在《礼物》这首诗诗面写的是美丽的自然风光中自得其乐的心情,诗内却隐隐揭露在现实环境中失去自由的苦闷。
D.“赋格”原为一种用对位法严格创作的音乐形式,它的主题以追忆的形式在声部里出现一次。
解析:选D。主题应在声部里反复出现。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米沃什的《偶遇》,回答4~6题。
黎明时我们驾着马车穿过冰封的田野。
一只红色的翅膀自黑暗中升起。
突然一只野兔从道路上跑过。
我们中的一个用手指点着它。
已经很久了。今天他们已不在人世,
那只野兔,那个做手势的人。
哦,我的爱人,它们在哪里,它们将去哪里
那挥动的手,一连串动作,砂石的沙沙声。
我这样问并非出于悲伤,而是感到惶惑。
4.如何理解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诗突破时空观念进入到个人的命运,通过一个人的消逝而透出整个人世的沧桑。
5.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句话给读者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表达出对整个生命轮回的思考。
6.“一只红色的翅膀自黑暗中升起”中两种色彩的对比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