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谈中国诗
课时演练·促提升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角色(jio) 谙熟(ān)
悲天悯人(mǐn) 数见不鲜(shuò)
B.颦蹙(cù) 扩展(kuō)
情不自禁(jīn) 针砭时弊(biān)
C.执拗(niù) 逍遥(xiāo)
鸢飞鱼跃(yì) 亘古未有(gèn)
D.叫嚣(xiāo) 踌躇(chú)
一蹴而至(cù) 绰绰有余(chuò)
解析:A项,“角”应读“jué”;B项,“扩”应读“kuò”;C项,“鸢”应读“yuān”。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饶恕 概论 回长荡气 轻鸢剪掠
B.撩拨 混沌 拔木转石 崭钉截铁
C.凑泊 亵渎 意境悠远 吞言咽理
D.寡陋 呐喊 心悦诚服 义愤填赝
解析:A项,“回长荡气”应为“回肠荡气”;B项,“崭钉截铁”应为“斩钉截铁”;D项,“义愤填赝”应为“义愤填膺”。
答案:C
3.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周末,菜市场里人流如潮,非常热闹,叫卖声、说话声、笑闹声 。
(2)要想让“公务员热”真正实现降温,不是 的事,简单依据考生人数下降来界定“公务员热”进入降温趋势,或许言之过早。
(3)在巴黎只有一周多的日程,过客匆匆,谈法国实在有侈谈之嫌,只能 话巴黎,权且充作巴黎的印象点滴吧。
A.不绝如缕 一蹴而就 走马观花
B.不绝于耳 一挥而就 走马观花
C.不绝于耳 一蹴而就 浮光掠影
D.不绝如缕 一挥而就 浮光掠影
解析:“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这里的语境是说“非常热闹”,矛盾。“不绝于耳”,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根据适用的对象选择“一蹴而就”。“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浮光掠影”,形容印象不深刻,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这里是谈对巴黎的印象,所以用“浮光掠影”。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B.根据“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显示看,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84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7%。
C.为了应对水危机,中国政府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修订,施行“流域限批”和河流休养生息,并试图通过调水解决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D.作为河北省1.5万名驻村帮扶干部中的一员,他说:“农民从观望到向我们吐露心声,他们的话对我们这些干部很有感触。”
解析:B项,“根据‘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显示看”句式杂糅,可删去“显示看”,或改为:“从‘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来看”。C项,成分残缺,“施行”后面缺少宾语,应在“生息”后加“政策”。D项,不合逻辑,主客颠倒,末句应为“我们这些干部对他们的话很有感触”。
答案:A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说“回家”
钱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