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七课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陨首(yǔn) 切峻(jùn) 猥以微贱(wèi)
B.矜育(jīn) 宦达(huàn) 刘病日笃(dù)
C.希冀(jì) 优渥(wò) 过蒙拔擢(zhuó)
D.盘桓(yuán) 侥(jiǎo)幸 气息奄奄(yǎn)
【答案】 C(A.猥:wěi;B.笃:dǔ;D.桓:huán)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C.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D.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答案】 B(A.古义:申诉苦衷;今义:说给人听,使人知道。C.古义:不能走路;今义:不可以。D.古义:***自立;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3.下列关于“表”这种文体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是纪传体史书中的一种体裁,如同现代史书的大事纪年表,比如《史记》就有“十表”。
B.“表”是臣下向皇上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有分条陈述之意。
C.“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表白心迹,陈请谢贺。
D.“表”还有一种是向敌对一方发的宣战书,称作“战表”。
【答案】 B(无分条陈述意。)
4.下面6句话分编为4组,全能够表现李密孝敬祖母的一项是( )
①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②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③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 ④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⑤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⑥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答案】 B(①与④,主角是祖母,不是李密。)
5.下列各项说法不符合短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密六个月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到了四岁,母亲被迫改嫁,李密是被祖母带大的。
B.李密小时候常生病,九岁的时候差点不行了,以后一直孤苦伶仃,过着少有兄弟的生活。
C.李密反复陈述不能应诏是因为祖母染病,而且他感到了祖母的病一天比一天重。
D.尽管朝廷催促非常急迫,但李密仍以亲情为由坚持不就,“欲苟顺私情”委婉地表达了他对这一做法的坚持。
【答案】 B(“九岁的时候差点不行了”错,原文是说“九岁的时候还不会走路”。)
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及特色的概括与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作者陈述家庭的特殊不幸和作者与祖母更相为命,以使晋武帝化严为慈,化对立态度的逞威为同一立场的体恤。第二段历叙朝廷多次征召,优礼有加,而自己由于要赡养祖母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作者这样写,旨在消除晋武帝的疑虑。
B.文章第三段提出晋朝“以孝治天下”这个治国纲领,陈述作者特别孤苦的处境和作者的从政历史、人生态度及政治理想,以便进一步打消晋武帝的疑虑。第四段则明确提出“愿乞终养”,表示要先尽孝后尽忠,以期感动晋武帝,从而达到陈情目的。
C.本文语言形象生动,精练准确,饱含强烈感情。如第三段“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形象地把病重的祖母喻为要落山的太阳,来日不多,气息微弱,生命之烛即将熄灭,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随时都有可能死亡,写得真挚感人,催人泪下。
D.本文主要是以情动人。作者陈述了他的苦情、亲情、忠情及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