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用书 P38~P40]
一、基础考查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失怙/牯牛 降解/降服 搪塞/敷衍塞责
B.奖券/副券 蛤藻/蛤蚧 诙谐/白头偕老
C.舍予/予以 喷薄/薄荷 重申/老成持重
D.拂去/抚养 寄寓/寄语 嬉闹/嬉笑怒骂
解析:选B。A项,hù/ɡǔ,jiànɡ/xiánɡ,sè;B项,quàn,ɡé,xié;C项,yú/yǔ,bó/bò,chónɡ/zhònɡ;D项,fú,yù/yǔ,xī。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
B.27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搏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
C.散碎文字,随写随扔;偶搜会成集,如《老舍幽默诗文集》及《老牛破车》,亦不重视之。
D.小说以纶陷后的北平为背景,以一家祖孙四代为线索,表现了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解析:选A。B项,“搏”应为“博”;C项,“会”应为“汇”;D项,“纶”应为“沦”。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许多文言句子如果仅照字面解释、翻译,可能会晦涩难懂,一旦使用意译的方法则涣然冰释,也符合了“信”“达”“雅”的要求。
B.当社会各阶层人士都为受灾的台湾同胞慷慨解囊时,这位据说身价过亿的富豪却细大不捐,引起了大家的议论。
C.与“说书”不同,“学术”宣讲必须立论严谨,言之有据,不可由着性子臆造,更不可为了耸人听闻而言之凿凿。
D.世界闻名的记者、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萧乾先生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就因长篇小说《梦之谷》而名噪一时。
解析:选D。D项,名噪一时: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A项,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B项,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捐,舍弃。此处属望文生义。C项,言之凿凿:形容说得非常确实。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宜用“信口雌黄”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记者从抢险救援指挥部获悉,11月21日凌晨2时30分发生在黑龙江省龙煤控股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的事故,导致108名矿工遇难。事故原因初步确认为是***爆炸造成的。
B.婺源古村落的建筑,是当今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全县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明清时代的古祠堂113座、古府第28栋、古民宅36幢和古桥187座。
C.现代社会就像一艘巨大海轮,它的顺利航行取决于机器运转是否正常、人员操作是否规范、气候是否异常、航线是否通畅等诸多因素。
D.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预计5年后建成,“嫦娥三号”有望在2013年落月探测90天,落月点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广寒宫”。
解析:选D。A项,句式杂糅,“原因……是……造成的”杂糅,可将“原因”和“造成的”删去其一。B项,“……建筑,是……地方之一”搭配不当。C项,一面对两面,前面是“顺利航行”,后面却是“是否”。
二、文段阅读
(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6题。
老舍自传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40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3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篇,不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