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 落实应用训练 苏教版必修1
(时间:40分钟 分值:65分)
一、基础巩固(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苏子愀然 愀然:由忧变喜的样子
正襟危坐 危:威
B.杯盘狼籍 狼籍:凌乱的样子
相与枕藉 枕藉:枕着,垫着
C.山川相缪 缪:盘绕
吾与子之所共食 食:到,往
D.渔樵于江渚之上 渚:水边
知不可乎骤得 骤得:偶然得到
解析:A项,“愀然”是忧愁凄怆的样子,“危”是端正的意思;C项,“食”是享用、享受的意思;D项,“骤得”是轻易得到的意思。
答案: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举匏尊以相属 挟飞仙以遨游
B.凌万顷之茫然 何为其然也C.山川相缪 举匏尊以相属
D.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不知东方之既白
解析:B项,……的样子;这样。A项,目的连词,来;C项,互相;D项,已经。
答案:B
3.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固一世之雄也
④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⑤驾一叶之扁舟
⑥渺沧海之一粟
⑦哀吾生之须臾
⑧羡长江之无穷
A.①②⑦⑧/③④⑥/⑤ B.②⑦⑧/①③⑤⑥/④
C.①③④⑥/②⑦⑧/⑤ D.②④⑥/①③⑦⑧/⑤
解析:①③④⑥结构助词“的”;②⑦⑧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⑤助词,凑足音节。
答案:C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B.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C.而卒莫消长也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解析:A项,“冯”同“凭”;B项,“缪”同“缭”;D项,“知”同“智”。
答案:C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B.歌窈窕之章
C.顺流而东也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解析:A.名词作状语,向东;B.歌:名词作动词,吟唱;C.东:名词作动词,向东流动;D.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
答案:A
6.下列各句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固一世之雄也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渺渺兮予怀 ④何为其然也 ⑤客有吹洞箫者 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⑦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⑧而今安在哉 ⑨甚矣,汝之不惠
A.①②⑦/③⑨/④⑥⑧/⑤
B.①⑤/②③⑨/④⑥⑧/⑦
C.①/②③⑦⑨/④⑥⑧/⑤
D.①/②/③⑨/④⑥⑧/⑤/⑦
解析:①判断句,②被动句,③⑨主谓倒装句,④⑥⑧宾语前置句,⑤定语后置句,⑦状语后置句。
答案:D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赋开篇展现的是一幅逍遥游乐图:清风明月,助人雅兴;举酒诵歌,冯虚御风,宛若仙人。描写的情景让人觉得心境安闲,物我和谐。
B.本赋运用的主客对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与客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本赋的客的观点和感情是苏轼的日常的感受和苦恼,而主人苏子所抒发的则是他超脱地俯察人与宇宙之后的哲学的领悟。
C.本赋中的客沉郁,主达观:客充满人事沧桑与吾生有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