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二语文 第四专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落实应用训练 苏教版必修1.zip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语文 苏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8页1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始得西山宴游记落实应用训练 苏教版必修1
(时间:40分钟 分值:65分)
一、基础巩固(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僇人(lù)       榛莽(zhēn)
恒惴栗(zhuì) 施施而行(shī)
B.攒蹙(cuán) 祍席(rèn)
岈然(xiā) 箕踞而遨(qí)
C.遁隐(dùn) 颢气(hào)
若垤若穴(dié) 宝藏(zànɡ)
D.引觞(shānɡ) 茅茷(fá)
斫榛莽(zhuó) 色厉内荏(rèn)
解析:A.“施”应读yí;B.“箕”应读jī;D.“荏”应读rěn。
答案:C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隙:空隙
B.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极:至
C.外与天际 际:接,合
D.故为之文以志 志:记
解析: A项,隙,公务之暇。
答案:A
3.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A项,代词,这样/形容词词尾,……的样子;B项,连词,表转折,但、却/连词,表顺承关系;C项,都是介词,和;D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助词,无实义。
答案:C
4.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A.梦亦同趣       B.自余为僇人
C.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解析:A项“趣”同“趋”;B项“僇”同“戮”;D项“受”同“授”。答案:C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望西山,始指异之
A.入深林,穷回溪      B.侣鱼虾而友麋鹿
C.无远不到 D.箕踞而遨
解析:A项,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B项,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与例句相同。C项,形容词作名词,远的地方。D项,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答案:B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B.游于是乎始
C.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D.居是州,恒惴栗
解析:A项,“凡是”,古义为“所有这”,今义为“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B项,“于是”,古义为“从此”,今义为“表顺承关系的连词”。C项,“然后”,古义为“这样以后”,今义为“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答案:D
7.对这篇文章的有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写了西山以外的山水,是陪衬的写法,是为突出西山作铺垫。
B.文章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作者高洁的人格,同时也隐含作者急于回到朝廷,施展自己政治抱负的心态。
C.文章描写并赞美西山,因其伟大的人格力量正是作者高尚品格的人生理想的体现,也是傲世蔑俗的写照。
D.这篇文章与《醉翁亭记》一样,都反映了作者失意之后寄情山水的心态。
解析:文中无隐含作者想重回朝廷、施展抱负之意。主要是表现作者寄情山水的情趣和傲世的情怀。
答案:B
8.翻译下列句子。(9分)
(1)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