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二语文专题六赠序课件学案训练(打包9套)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zip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语文 苏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3.25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送李愿归盘谷序
[专题概说]
本专题共有三篇文章。《送李愿归盘谷序》借隐士李愿之口,对得意的“大丈夫”和***丑恶进行了深刻的刻画与揭露;《送董邵南序》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真诚的劝慰;《赠黎安二生序》表明了作者对诗文革新运动的态度。
《送李愿归盘谷序》是韩愈赠序中别具一格的一篇,巧妙运用虚托手法,借李愿之口,浓墨重彩地描画了三种不同的人物形象,借此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仕途的看法。学****本文,重点是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学****对比衬托的手法,品味文章瑰丽刚健、骈散结合的语言风格。《送董邵南序》则反映了韩愈的另一种文风:短小、精粹、隽永。文章巧妙地把古和今、合和不合交错起来写,显得错综有致,反复唱叹。文章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委婉曲说,含蓄巧妙。学****本文,重点是理解文章含蓄的表现手法以及所要表达的真正用意。《赠黎安二生序》是曾巩的一篇著名赠序,文章正话反说,意境深蓄,自名“迂阔”,其实是讥世之言。通过解答黎生的困惑含蓄地表达了坚持自己的选择,不受世俗干扰的思想,充满思辨性和哲理意味。学****本文,重点是理解作者以“迂”为善、对“道”不渝的忠诚,鉴赏作者正话反说的表现手法和效果。
第1课 送李愿归盘谷序
1.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送李愿归盘谷序》
2.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送李愿归盘谷序》
3.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答张十一》
4.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答张十一》
5.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汩罗。
——《湘中》
一、字词积累
1.字音
便(pián)体        轻裾(jū)
翳(yì)长袖 濯(zhuó)清泉
趑(zī)趄(jū) 嗫(niè)嚅(rú)
刑辟(bì) 膏(ɡào)吾车
秣(mò)吾马 徜(chánɡ)徉(yánɡ)
2.通假字
①才畯满前 通“俊”,才智出众
②秀外而惠中 通“慧”,聪慧,聪明
3.一词多义
(1)之
(2)而
(3)幸
(4)所
4.古今异义
①居民鲜少
古义:少。
今义:新鲜。
②隐者之所盘旋
古义:盘桓,逗留。
今义:多指物在高空中来回飞行。
③是有命焉
古义:命中注定。
今义:有生命。
④奔走于形势之途
古义:地位和权势。
今义:目前的情况。
⑤闻其言而壮之
古义:推崇,赞许。
今义:强壮(肥壮)。
⑥维子之宫
古义:屋舍。
今义:宫殿。
5.词类活用
①武夫前呵 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②穷居而野处 名词作状语,在乡野
③膏吾车兮秣吾马 名词的使动用法,加油使润滑
④粉白黛绿者 名词用作动词,搽白粉
6.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
(2)定语后置句
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
(3)状语后置句
名声昭于时
(4)动宾倒装
车服不维,刀锯不加
二、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见“专题一《原毁》”
2.写作背景
韩愈的赠序非常有名,这篇尤为历代称道。苏轼在《跋退之送李愿序》一文中说:“欧阳文忠公尝谓:‘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余亦谓唐无文章,惟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一篇而已。平生愿效此作一篇,每执笔辄罢,因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本文的写作时间比《师说》早一年,风格却大不相同。这篇序文写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当年韩愈34岁,离开了徐州幕府,到京城谋职。自从贞元八年(792)中进士以来,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韩愈一直为仕途汲汲奔走,却始终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处境艰难,心情抑郁,牢骚满腹。因此,借送友人李愿归盘谷隐居之机,写下这篇赠序,一吐胸中的不平之气。本文表面上是一篇赠序,实际上是作者的抒愤之作。
3.相关知识
赠序: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如韩愈《送石处士序》。其后凡是惜别赠离的文章,不附于诗帙也都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
一、结构图解
送李愿归盘谷序
二、内容研读
1.文章开头一段写盘谷得名的缘由,对表达全文的主旨有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 第一段作者通过叙述和解释,简要地介绍了盘谷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状况。强调盘谷“宅幽而势阻”,是隐者“盘旋”的好去处。将人和地两相联系,点明送别的题旨。
2.那些“用力于当世者”为什么会“遇知于天子”?而对于这些人,“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是有命焉”该如何理解?
[明确] 那些无耻的“用力于当世者”被“遇知”,那些“人之称大丈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