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虞美人》
一.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以下问题: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注释: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作者用何种艺术手法描写了何景,抒发了何情?
答:
二.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题。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搂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①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②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① 断雁,孤雁。 ② 星星,形容鬓发花白。
1. 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表现“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句的意境。
答:
2. 简要分析“听雨”这一意象在词中的作用。
答:
三.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1. 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答:
2. 简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意境。
答:
四.
定风波
(宋)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① 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写的,小序中写了此词的背景。 ② 料峭、形容春风寒冷。
1. 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轻胜马”,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答:
2. “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
3. “也无风雨也无晴”中“风雨”“晴”的含义是什么?
答:
4. 这首词与《念奴娇》“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情基调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
五.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