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专题景泰蓝的制作同步测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铁砧(zhēn) 掺和(chān)
铜器作(zuō) 高高洼洼(wā)
B.掐丝(qiā) 铁臼(jiù)
白芨浆(jí) 恰如其分(fèn)
C.括号(kuò) 缂丝(ɡé)
膨胀率(lǜ) 拈花惹草(niān)
D.打磨(mó) 釉料(yòu)
舀色料(yǎo) 破裂剥落(bāo)
解析 B.芨—jī;C.缂—kè;D.剥—bō。
答案 A
2.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疏疏朗朗 热涨冷缩 随意驱遣 恰如其分
B.炉火纯清 密密麻麻 推陈出新 筛成细末
C.工整细致 捣碎研细 晶莹灿烂 鲜明光滑
D.象牙雕刻 细磨细琢 稍纵即逝 专心至志
解析 A.涨—胀;B.清—青;D.至—致。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尽管喜欢二胡的如歌如泣,它仍是我不敢碰触的乐器,因为琴筒一侧蒙着显眼的蟒皮。
B.我国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神舟”七号飞行的各项准备工作。
C.市中心许多商业广告牌被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的宣传画取而代之。
D.古人中不乏刻苦学****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解析 “汗牛充栋”指搬运书籍时,(因为书多)把牛累得出汗;存放书籍时,(因为书多)装满了屋子。这里明显是因为不知道使用对象,而把用于书的成语扩大到人身上。
答案 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湘、鄂、皖、赣四省地域相邻,山水相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既可整合旅游资源,也有助于形成极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生态圈。
B.“辽宁舰”的舰员在选拔时,年龄、经历、任职时间、现实表现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入选者还要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和技术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航空母舰舰员。
C.政府主导,媒体监督与宣传,社会各界积极行动,是解决目前我国农村约5 800万缺失父母庇护的留守儿童身心成长、学****生活所面临的失管、失教和失衡问题。
D.城镇化攸关到亿万人民的生活质量,它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而是在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解析 B.语序不当,应改为“在选拔‘辽宁舰’的舰员时”。C.成分残缺,在句尾加上“的重要途径”。D.语义重复,“攸关”即“关系到”,把“攸关到”中的“到”删除。
答案 A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画横线处补出得体的话语。
小张和小李住在不同宿舍楼,相约次日天一亮就到操场会合,一起练球。小李睡过了头,迟到了好一会儿。
小张含蓄的批评说:是不是________?
小李幽默的回应说:不是________,是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语言表达的得体,就是要求做到恰如其分,使语言适应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主体,即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等要素,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要针对“批评”,“幽默的回应”。
答案 你闹钟电池没电了 闹钟电池没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