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老王》共1课时
基础知识应用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伛( ) 翳( ) 取缔( ) 骷髅( ) ( ) 愧怍( )
下列各组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
A荒僻:荒凉偏僻 塌败:塌陷破败
B取缔:取消代替 凑合:将就
C滞笨:呆滞笨拙 愧怍:惭愧
D惶恐:惊慌害怕 捉摸:思考、考虑
本文以什么线索组织材料?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以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
B 本文以老王的活动为线索。
C 本文以作者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
D 本文以作者对老王的态度变化为线索。
本文按照怎样的顺序编排材料?正确一项是( )
A 本文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组材。
B 本文兼用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来组材。
C 本文用逻辑顺序来组材
D 本文用时间顺序来组材
下列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本书早晚会被你弄得改头换面,到时候图书馆怪罪下来,有你哭的那一天。
B 制假者惯用的手法是面目全非,以次充好。
C 记者在小汤山医院亲眼目睹了医务人员在抗击非典战斗中感人的工作场面。
D 神州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6、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描写)
B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抒情)
C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描写)
D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记叙)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冒号表示提示下文)
B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双引号表示引用)
C“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退走不得路了。(双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D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破折号表示转换话题)
指出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
⑴ 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
⑵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
⑶ 他……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
⑷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
课文精段赏读
(一)
⑴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⑵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⑶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⑷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⑸他只说:“我不吃。”
⑹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