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会蒋干中计》测试
一、词语注音、解释:
(1)更不开看(gēng 表示动作与预期结果相反)
(2)拈弓搭箭(niān 用手指拿东西)
(3)中箭着炮(zhuó 受到炮火轰击)
(4)强弓硬弩(nǔ 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
(5)便宜用事(biàn 有利时机)
(6)迤逦(yǐlǐ 曲折连绵)
(7)橹棹(zhào 桨)
(8)不胜酒力(shēng 能承受)
(9)抵足(脚和脚相接触)
(10)和衣卧倒(hé 穿着衣服)
(11)省悟(xǐng 觉悟)
二、讲读、讨论
(1)能用几个字概括第1段内容吗?周瑜为什么要这样?
明确:毁书斩使。曹操来信,封面措辞带有对东吴轻蔑侮辱的感情色彩,周瑜十分恼火。①以此抗议示威;②表示自己决一死战的态度;③鼓舞士气。
(2)第2段写什么?曹操为什么吃败伏?回去后怎么办?
明确:写曹操折兵和曹操练兵。曹操所以失败,一方面由于“青徐之兵,不****水战”,另一方面突出周瑜善于调兵遣兵。曹操回去后采纳蔡瑁、张允意见,让他们操****水军。
(3)周瑜得胜后做些什么?他通过探看曹军水寨发现什么?如何解决?
明确:得胜后犒军、报捷、“亲往探看曹军水寨”。看到曹军操练水军井井有条、声势浩大(结合书上具体描写),悟出要破曹军,先要除掉“深得水军之妙”的蔡、张。于是一条反间计就在心中酝酿了。
(4)课文为什么从周瑜毁书斩使,两军大战三江口选起?这与本文的中心有什么关系?
明确:这两个情节与本文中心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毁书斩使才有三江口之战;由于曹操三江口战败,才有蔡、张训练水军之举;由于这两人整治水军得法才引来周瑜的探寨并下定除此二人的决心。这一部分是周瑜设计的背景。
1.周瑜的每次“笑”的不同原因及反映的思想性格特征:
①……笑谓诸将曰(正好抓到使反间计的契机)
②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笑蒋干的心虚,说假话)
③瑜笑而挽其臂(表亲热,假装相信他)
④大笑畅饮(表示见故人而高兴,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