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部编版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过关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zip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1页27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武威六中2021届高三一轮复****过关考试(四)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什么是美学?我个人的回答:审美就是人与世界的一种关系,没有实体性的美。审美是人与对象的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经验,也是一种肯定性的情感体验。
中国到底有没有美学?鲍姆加登认为美学是“感性认识的完善”,黑格尔认为美学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按照这样的标准,中国没有美学,因为中国古代没有这样明确的表述。但是我们中国肯定有自己的艺术的生存方式,有人和对象的审美的关系,也就是说中国有自己的美学。那么我们怎么概括?今天我们做了一个概括叫“生生美学”。提出“生生美学”的动因就是试图在欧陆现象学生态美学与英美哲学环境美学之外提出一种中国自己的生态美学。
梁漱溟将孔子学术之要旨概括为“生”,指出:“这一个‘生’字是最重要的观念,知道这个就知道所有孔家的话。”牟宗仁认为,“中国哲学以生命为中心,儒道两家是中国所固有的,后来加上佛教,亦还是如此。”这就是儒家之爱生——仁者爱人,道家之养生,佛家之护生。《周易》中原有“生生之谓德也”一说。最高的道德是什么?是“生生”。“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给予人类的最大的恩赐是什么?是“生”。中国美学将“生生之德”转化为“生生之美”,将“生”字重言,使其具有了“生命的创生”之意,中国的美学是生命创生的美学,是创造生命的美学,这样就使“生生”具有了本体论的内涵。而生命直抵艺术之深处,所有感动人的艺术都是具有蓬勃生命的艺术,具有美的内涵和美的含义。具有生命的艺术才是美的艺术。
“生生美学”的文化特点到底是什么?第一个文化特点是“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天人合一
”是中国古代具有本源性的文化传统与文化立场,此成为生生美学生成的主要文化背景,决定其明德敬天、以德配天的文化传统。第二个文化特点是“阴阳相生”的生命美学。“一阴一阳之谓道”之阴阳相互生成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也是艺术与审美的根本规律。中国艺术通过笔墨、虚实、留白等形成阴阳对比,诞育生命,也诞育无穷的艺术意蕴。西方近代以来也有著名的康德的审美的“二律背反”理论,“感性”和“理性”的二律背反,“感性”和“理性”同时都有价值,但又相悖,这就形成一种审美。“这种美具有无比强大的张力与魅力。”第三个文化特点是“太极图示”的艺术思维模式。“太极图示”是东方形态的古典现象学,所谓“无极乃太极,太极动而生阳, 一动一静,互为本根”,是一种东方式的富有无穷生命力量的圆形美学。第四个文化特点是总体***的艺术特征。毕加索以前的西方古典艺术,比如俄罗斯的油画等,它们都是焦点***,用一个人的视点看物体。中国是总体***,就是用一个总的意境、总的理想、总的精神、总的神采把整个画统摄住。第五个文化特点是“意在言外”的意境审美模式。这里面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美学和艺术有没有自己的逻辑性和艺术理性?学术界,包括西方理论界有些人认为中国古代美学与艺术理论没有理性逻辑,但我们认为,“生生美学”虽没有西方传统的工具理性逻辑,却具有“意在言外”的意境式审美逻辑,是一种对于看不见的意蕴的追寻,是更高更深的艺术逻辑。
(选自曾繁仁先生于2019年7月8日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审美是一种经验性的情感体验,它抛开了审美对象实体性的美,体现的是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关系。
B.“生生美学”是区别于鮑姆加登的欧陆现象学生态美学和黑格尔的英美哲学环境美学的中国特色的中国美学。
C.中国艺术往往通过笔墨、虚实、留白等手法,遵循阴阳相互生成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给人一种审美感受。
D.“生生美学”中“生生”的概念来自于儒家哲学观,并且运用了重言,凸显了中国美学生命的本体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文采用的是层层递进的结构,先从“生生美学”的提出原因出发,再论及“生生”的概念,再论及文化特点。
B.文章第三段用大量引用论证,既论证了“生生美学”的内涵,又显得典雅厚重,有说服力。
C.文章第四段中举俄罗斯油画的例子,意欲对比焦点***与总体***的艺术特征,从而凸显出总体***的优势。
D.文章第四段引用康德的“二律背反”的例子,用类比论证巧证“阴阳相生”既是相背的,也是有审美价值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生美学”是通过概括中国自己的艺术生存方式,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提出的中国生态美学概念。
B.《清明上河图》以“繁荣祥和”的意境统摄整个画面,“景随人迁,人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