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
高三语文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每个伟大的时刻都是由无数平凡和渺小组成的。把“我”跟所有观众连接起来,释放每 一位观众心里的情感,是这部电影的努力方向。正如电影的总制片人黄建新所说“我们就是 想把《我和我的祖国》的这个'我’拍好”,因为他们最普通,但他们内心最深处有温暖, 有情感,有伟大。
从为了新中国第一面电动国旗“万无一失"的林治远,到为了第一颗***惊世一爆不 敢与爱人相认的高远;从香港回归交接仪式上“一秒不差”的升旗手朱涛,到把奥运会开幕 式门票送给汶川地震孤儿的张北京……电影中出现的每个人物,都击中了每一个“我”内心 最深处的柔软。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女排夺冠,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2015年九三阅兵,电影中 人物的经历,见证了祖国每一次向前的坚实脚步,唤起了一个时代的集体回忆。不管是身处 繁华的首都,还是身处荒凉的草原;无论是生于建国初期的70岁古稀老人,还是成长于新 世纪的青春少年,每个“我”都在电影中看到了自己,重温了记忆,找到了共鸣,牵引出了 与祖国最深层的情感羁绊。原来,那些镌刻在新中国发展历史上的伟大时刻,那些熠熠生辉 的璀璨画面,有他,有你,也有我!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我和我的祖国》带领我们重温了新中国70年的峥峠 岁月,激发了我们内心最朴素的爱国情怀。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在通往宇宙的征途中,在 共和国的星河里,正是无数个“我”默默奉献、无私拼搏,向忠诚、执着、朴实的赤子之心, 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无怨无悔对事业坚守,坚定不移为国为民奉献,撑起了共和国的铮 铮脊梁,筑起了共和国的雄伟大厦,铺下了民族复兴之路的块块基石。
(摘编自《人民网评:〈我和我的祖国〉;伟大的时刻有你有我!》)
材料二:
中国社会演进到夏商周时期,“家国同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以血缘亲情为本位的家 庭或家族管理形式,不仅父权与君权互为表里,而且两者的传承方式也如出一辙。在中国人 的思恿观念里,国与家虽有大小之别、上下之分,却仿佛一个有机体的微小局部与庞大整体 的关系,既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又命运相连休戚与共。一方面,家是国的最小社会单位、是 国的细胞和缩影,没有家就没有国;另一方面,国是家的放大和延伸、是家庭细胞赖以生存 的肌体,国盛才能家兴,国破则难免家亡。这种“家国同构”的理念,使我们的先人将家与 国的治理几乎看作是同一回事。
《左传•桓公二年》晋大夫师服说: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 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这虽然主要是描述春秋早期邦国社会的主从等级秩序,表明尊卑上下之异,但也显示出 血缘亲情之和,传达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