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北京市部分地区部编版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默写专题(含答案).doc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8页5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北京市部分地区部编版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默写专题(含答案).doc
文档介绍:
默写专题
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1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1)自古文人多傲骨,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节操。
(2)用典是古代诗歌的常见手法,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檀道济“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一语,表达了诗人壮岁已逝、志向未酬的悲怆与郁愤。
(3)司马迁对屈原推崇备至,在《屈原列传》中借日月之光作比,用“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礼赞屈原的高尚志趣和非凡人格。
(4)古代诗文对音乐或声音的摹写常有精妙之语,比如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以声写声,以形写声,将音乐描摹得生动可感。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试卷
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1)山川草木、自然风物,常触发古代文人深远的情思。在幽美空明的春江月色下,张若虚感叹:“ ① , ②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在昔日繁华今日荒芜的扬州城中,姜夔感伤:“二十四桥仍在, ③ , ④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在家族百年老屋项脊轩前,归有光感怀:“ ⑤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⑥ 。”
(2)生活中,人们会在案头或书房张贴警句,以自我勉励。要提醒自己时不我待,莫虚度光阴,可以选择屈原《离骚》中的“ ⑦ ,春与秋其代序”;想鼓励自己坚持志向,勇敢前行,同样可以选择屈原《离骚》中的“ ⑧ ,来吾道夫先路”。
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上期末语文试题
1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1)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将土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艺术形象。如《诗经·无衣》中,将士们高唱着“王于兴师,①,与子同仇”奔赴战场;《燕歌行》中,身处绝境的士兵想的不是个人安危,“相看白刃血纷纷,②!”是对他们视死如归精神的绝佳写照。
(2)追慕英雄以言己志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蜀相》中“③,两朝开济老臣心”和《书愤》中“④,千载谁堪伯仲间!”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谈笑间,⑤”流露出诗人对周瑜的仰慕之意。
(3)中国古代文人常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抒发因时光流逝而生的感慨。如《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⑥”,张若虚借江月表达了自然永恒的哲思;《将进酒》中,“⑦,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借黄河水表达了时光一去不返的慨叹;《项脊轩志》中,归有光写妻死之年种植的一棵枇杷树“⑧”,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叹惋。
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1)酒与诗人常相伴。人生失意时,鲍照“酌酒以自宽, ”,李白“呼儿将出换美酒, ”;知音难觅时,黄庭坚感慨“朱弦已为佳人绝,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