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部编版上学期高三期末备考金卷 语文(A卷)解析版1.doc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40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部编版上学期高三期末备考金卷 语文(A卷)解析版1.doc
文档介绍: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三期末备考金卷
语 文(A)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交化让阅读不再孤独
①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受疫情影响,许多读书活动转移到线上开展。比如,粤鄂澳联合举办“共读半小时”活动,万余人云上共读佳作、品味书香的同时,也传递了对抗疫战士的祝福和关爱;中国原创音乐基地5sing平台发起的寻找青年领读者活动,则号召各路网友以献声朗诵的方式读书、荐书。
②无论是共读还是领读,背后正是日益显著的社交化阅读大趋势。有学者概括指出,所谓社交化阅读,是一种以内容为核心、以社交关系为纽带,注重分享、交流和互动的移动阅读新模式。有人说,阅读是一件私人的事,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阅读行为一直就存在社交属性,因为阅读行为本身是作者与读者的一种交流,作者向读者传递知识思想,读者向作者反馈阅读感受。传统线下读书会的产生,正好满足双方需求。这种形式虽有互动,但大多仍是作者本人或专业学者带领读者品读书籍。
③互联网时代,新兴科技带来全新传播模式,加之书香社会的倡导建设、优质出版物海量供给、阅读基础设施越发完善、社会平均教育水平不断上升,大环境升级放大了社交化阅读原有特点,并持续释放阅读者需求,促进社交化阅读产生全新变化。在线上读书会,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领读者,读者群体间交流也更加频繁,激活了书本之外的文化产品,形成思想上的“二次创作”。也许原作者只是在书中提到了某一个观点,但不同的读者讨论后,或由此形成热议的社会话题,让知识更具有延展性和流动性。社交互动带来的参与感,也得以让人体会读书的另一种乐趣。
④互联网时代的社交化阅读,进一步“模糊”了作者与读者的界限,使读者兼具信息接受者、知识传播者乃至文化创造者的身份。尤其是青年群体,他们更热衷表达、愿意分享并擅长利用新兴媒介。对于90后、00后来说,他们不再那么渴求所谓的“青年必读经典书目”,在大数据和算法的帮助下,他们大可自己私人订制一份个性化书单,读书后通过撰写书评、制作“拆书”视频来分享个人心得,并以此为媒介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⑤真正有质量的社交化阅读,不能只是表面热闹,不能只是单纯评论式、点赞式的互动。如何鼓励独到的个人见解进而引发联动思考,如何让每一种声音都得到倾听,有赖于互联网平台与渠道进一步完善,为社交化阅读注入更多想象力。此前,碎片化传播是否会导致浅阅读取代深度阅读的问题,引发不小的社会讨论。如今的社交化阅读,在聚拢多种声音的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聚拢知识碎片的新途径。
(选自2020年4月30日《光明日报》作者:刘竹可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2020的世界读书日,许多读书活动转移到线上开展,疫情是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B.近期万余人云上共读佳作和寻找青年领读者活动都体现了社交化阅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C.社交化阅读是一种移动阅读的新模式,并且阅读行为中的社交属性也是互联网时代的衍生物。
D.线上读书会和传统线下读书会虽然形式上都有互动,但线上读书会读者群体间的交流更加频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运用了举例论证,突出了今年的世界读书日较以往有不同的新形式,并且也可以从中看出线上读书活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B.文章认为阅读的行为本身是读者和作者的一种交流,阅读的本质是社交化阅读。
C.文章在第三段分析了促使社交化阅读产生全新变化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是从外在的大环境方面阐述的。
D.文章最后一段在前文论证充分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什么是有质量的社交化阅读,并认为碎片化传播必然会导致浅阅读代替深阅读。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互联网时代,受新兴科技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社交化阅读的原有特点被放大,阅读者的要求也在持续释放。
B.线上读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