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辽宁省部分地区部编版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docx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8页2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辽宁省部分地区部编版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docx
文档介绍:
辽宁省部分地区
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古代诗歌阅读
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二)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南宋末年爱国诗人。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时所
写。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词的开篇寓情于景,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凄凉的黄昏秋江图,渲染了令
人感伤的氛围。
B. “堪恨”是全词的词眼,明确地表达了词人因辗转漂泊而产生的故国之思和对朝廷不
思抗金的批评。
C. 词的下阕化用刘禹锡《乌衣巷》的典故,表现建康由盛而衰,借燕子飞入新巢,喻指
许多南宋遗民安于现状。
D. 此词感情沉郁和风格清奇取胜。通过寒叶、西风、乌衣巷、明月、芦花等意象,表达
作者的主体感受。
16.这首词结尾“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曾受到诗评家的赞赏,请结合全词
内容加以赏析。(6分)
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赠别徐侃
安凤
一自离乡国,十年在咸秦。
泣尽卞和血,不逢一故人。
今日旧友别,羞此漂泊身。
离情吟诗处,麻衣掩泪频。
泪别各分袂,且及来年春。
1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诗歌善用数字传情,首联“十”字渲染离乡之久,第二联“一”字渲染孤独之深。
B.第三联直抒胸臆,“羞”字既写出诗人处境的窘迫,也暗含对旧友显贵的艳羡。
C.“麻衣掩泪频”这一典型细节刻画出诗人寒士形象,也饱含诗人送别的无限情意。
D.此诗语言平实质朴,都是沉痛语,诗人先写十年身世,为后面的别离更添酸辛。
16.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辽宁省营口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9分)
秋兴八首①·其七
杜甫
昆明池②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③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注:①为杜甫在夔州北望长安而作。②昆明池:当年汉武帝为拓疆训练水师而凿。池中有石刻的织女、牵牛和鲸鱼像。⑧菰米;一种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叶似芦苇,根茎可食。秋天结实,皮黑褐色,状如米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