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山东省部编版高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 4 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zip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8页6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试卷类型:A
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4月联考试题
高三语文 2021. 4
注意事项: ,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5题。
材料一:
自然文学是源于17世纪,奠基于19世纪,形成于当代的一种具有美国特色的文学 流派,美国自然文学虽然在传统上受到了欧洲浪漫主义的影响,但是鉴于它产生于以 “伊甸园”与“新大陆”而闻名于世的美国,便自然有着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不可能有 的特性:从一开始,它就注定是一首"土地的歌
从形式上来看,自然文学属于非小说的散文体,主要以散文、日记等形式出现。从 内容上来看,它主要思索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简言之,自然文学最典型的表达方式是以 第一人称为主,以写实的方式来描述作者由文明世界走进自然环境那种身体和精神的体 验。也有人形象地将它称作:“集个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观察为一身的美国荒野文学。” 自然文学的主题,由最初研究自然与人的思想行为的关系,到如今探讨自然与整个 人类及其文明和文化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而这一主题也是当今人类所面临 的不容回避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它不仅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全球性的问 题。从自然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西方自然文学作家对东方古老文化的兴 趣,看到了多种文化的相遇。
无论是在爱默生的《论自然》还是梭罗的《瓦尔登湖》中,我们都能看到东方思 想的影响。当代自然文学作家苏珊•兹温格在其著述中对老子的思想极为推崇,称老子 的《道德经》充满人生智慧,教诲人们如何贴近土地,过一种平静、简朴、知足的生 活。令美国自然文学作家感兴趣的不仅有中国的儒学、道学,而且还有文学作品。他们 将《诗经》视为“诗歌之母”,将谢灵运、王维、李白等中国诗人的诗作称为“中国的 荒野诗歌”,并以“山野家园”为名翻译出版。因为这些诗人将自然与心灵深切地融进 了内在的荒野,所以才引起了当代美国自然文学作家的关注。
(摘编自程虹《荒野情结》)
材料二:
1985年,《美国遗产》杂志评选“十本构成美国人性格的书”,《瓦尔登湖》位居 榜首。美国历史学界“班克罗夫特奖”得主罗伯特• D•理查德森代表作《梭罗传》呈 现了梭罗多层次的人生以及梭罗所代表的19世纪中叶美国的社会运动思潮。
梭罗是美国自然文学典范作家,他大量阅读博物学著作,林奈的分类学、达尔文的 进化论,都让他着迷。这些著作唤起了他对自然的向往,《沃楚西特山之旅》《冬季远 足》等早期作品,已经显现出了梭罗
“远行体”的风格。
梭罗在瓦尔登湖独居的时间,实际上只有两年零两个月,但《瓦尔登湖》让梭罗 永远成为这块土地的代表。正如作者所言,“这段经历已经成为每个美国知识分子内心 景观永久性特征”。梭罗的瓦尔登湖生活并非纯粹的、原始的,它的意义在于作者所说 的“实验性、代表性或象征性”,或以梭罗自己的话表达:“在我的想象中,即便身处 物质文明当中,过一种原始的垦荒生活也是不无裨益的。”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