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一中2013届高三3月份阶段性检测语文模拟试题(一)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分别填涂在答题卡及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徇私/驯熟 咆哮/肖像 惬意/提挈 济济一堂/无济于事
B.漂白/饿殍 与会/参与 胴体/栋梁 拈轻怕重/ 拈花惹草.,
C.投奔/奔命 着急/着火 标识/识别 强词夺理/强人所难,
D.丧气/沮丧 殷实/殷红 蜡烛/污浊 螳臂当车/安步当车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绿州 集装箱 谈笑风生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B.历练 套近乎 拾人牙惠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21世纪教育网
C.聘任 程式化 欢呼鹊跃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D.嬗变 勘误表 趋炎附势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令国际社会为之 。有关国家也在积极
探讨军队发挥救援作用的可能性。
②美国的29个驻外使馆因搬迁而欲出售,购买这些建筑须考虑所有权等问题,比如,____你买下伦敦前海军工作大楼,___不能够完全拥有它的所有权。
③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初试考卷备受关注,考卷___PM2.5、郭美美等热词,考生大呼雷人,业内人士却一片叫好。
A.刮目 即使/也 包括 B.侧目 虽然/但是 包括
C.刮目 虽然/但是 囊括 D.侧目 即使/也 囊括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张为山同志一直坚持向贫困地区捐钱捐物,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他自己家里却从来不曾添置过一件像样的东西。
B.易建联严肃的说:“为了扭转目前不利的局面,我们必须采取一种新的战术,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C.假如每个人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见贤思齐,那么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D. 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成了明日黄花。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建设部官员指出,房地产领域的***、权钱交易问题相当严重,已成为***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
B.阅读经典,能使生命达到一种自由的状态,使我们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自我与世界,从而提升生命质量。
C.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存在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降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D.一条特大的野生中华鲟,5日上午在盐城滨海港约十海里处误撞入鱼网,致使身体多处受伤,随时面临濒于死亡的危险。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侵害他人生命权、身体权的新型的暴力行为。就形态而言,它多局限于舆论范围,主要以言语攻击、形象恶搞、隐私披露等形式呈现,并具有以下特征:(1)主体的不确定性。基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网络空间往往聚集着非组织化、陌生化的群体,因此,在多主体参与的网络暴力事件中,一般很难确定具体行为主体。(2)过程的易操作性。随着“复制”、“粘贴”等网络信息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任何掌握网络技术的行为主体都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数字化形式实施网络暴力。(3)后果的实在性和难控性。网络暴力以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益为行为客体,其后果都具有一定的人身依附性,并往往导致非虚拟性的后果。同时,由于网络的交互性和即时性等特点,网络信息传播极具流动性、扩散性,其影响范围一般难以被人们所掌控。
网络暴力的产生,根源于多种风险的交叠和共振。一方面,在互联网上,既有基于职业、籍贯等联系纽带而形成的地缘、业缘群体,更有基于生活娱乐、资源共享等个体偏好而形成的趣缘群体。他们借助网络交互空间(QQ、Blog等),可以随性发出自己的声音,犹如置身于一个个众声喧嚣的“网络广场”。同时,互联网本身繁杂难辨的海量信息强化了网络受众的风险感知度,加之信息内容的易编辑性以及信息散播的可操控性,网络信息质量往往参差不齐、真伪难辨。
另一方面,当下中国网络暴力的频发,其背后大都潜藏着“仇富”、“仇官”的社会心态。经济社会“重效率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