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作文备考:深圳5月联考作文--体育强国,少年何以强 导写(附文题详解及范文)
【名校联考】深圳5月联考作文:体育强国,少年何以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早已成为当之无愧的竞技体育强国。与之不相称的是:中小学体育课,经常被占用;强度稍高的运动项目,被移出了校运会;中国青少年的体质连续多年下降,力量、速度以及耐力等多项指标全面下滑……这也导致青少年人群中,阴柔之风日盛,刚健之气不足。
为了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电视台举办“体育强国:少年何以强”主题论坛,请嘉宾们各抒己见。应邀嘉宾有:于先生(前国家男足队员),林女士(体育专栏记者),王老师(高中班主任),方女士(学生家长),康同学(高三学生)。观众席上有学生、家长和其他感兴趣的市民。
假如你是其中一位嘉宾,请写一篇发言稿。要求:结合材料,切合身份,贴合情境;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方法引路:学会分析背景材料,学会分析情景设置,学会分析任务指令
背景材料
叙述两类现象,一种结果。
现象:竞技体育强国,中小学不重视体育课。结果:青少年体质下降,性格上缺乏阳刚之气。
背景思辨性:不能否认竞技体育,突出身体素质下降和性格不够阳刚。
情景设置
电视台主题论坛“体育强国,少年何以强”
思辨性:理解体育强国与少年何以强内涵,分析体育强国与少年何以强的关系。
任务指令
五类嘉宾:于先生(前国家男足队员),林女士(体育专栏记者),王老师(高中班主任),方女士(学生家长),康同学(高三学生).
听众:生、家长和其他感兴趣的市民。
两类意识:写自己熟悉的,注意听众特点,发言稿要有针对性。
写自己熟悉的:高三学生康同学,与考生身份相似,容易引起情感共鸣;班主任与家长,学生了解,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容易写出情感与哲理。
写作内容要涉及学生、家长与市民,让听众引起情感共鸣。
存在问题
一语言问题。不能灵活引用和体育有关的名言,语言贫乏,没有表现力。高考最后一个月,需要同学们背诵热点素材名言,高考时,有好语言可用
二思维僵化。重点写作体育的学生现在的影响,对国家的影响,不能从过去现在未来发展角度分析。
思维拓展
过去联系。中国被称为病夫,因为国民羸弱,中国强大需要国民强健体魄。
未来拓展。中学生不注意锻炼身体,进入工作岗位,也难以持久工作,可以联系现实一些过劳死现象;没有锻炼身体,难以磨炼坚韧品格,联系现实,一些人心理脆弱,甚至轻生。
国家角度。经济发展,科学研究,责任重大,需要身体强健的国民担任重任,需要倡导国民锻炼身体。
联系疫情。上学坚持上体育课,工作坚持锻炼身体,可以提高免疫力,有助于抗击疫情,有助于推动健康中国发展。
名言积累
生命在于运动。——伏尔泰
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居里夫人
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
身体教育和知识教育之间必须保持平衡。体育应造就体格健壮的勇士,并且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格。——柏拉图
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古希腊
【范文展示】
多管齐下,强我中华青年
陈仕龙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
大家好!
我姓康,是一名高三学生,我很荣幸能在此发言。
(紧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