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节选)同步练****学业达标评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1.作者说:“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请解释“一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个世界”指让“我”苦闷、彷徨、失望乃至绝望的现实世界。
“另一个世界”指“我”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的一个宁静的去处,一个能让“我”一天到晚消磨时光的地方。
2.文中写自己摇着轮椅到园子里来时,为什么写“别人去上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别人去上班是为了工作,“我”只是为了找一个能消磨时光、逃避现实的地方。可见写“别人去上班”是为了对比和衬托。
3.作者初进地坛时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颓废、迷惘、逃避现实。
二、阅读课文第14~17自然段,完成文后各题。
4.课文第14自然段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5.课文第15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出于倔犟、羞涩等复杂的原因,躲着母亲,拒绝与母亲交流。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儿子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等到自己能懂得母亲的时候,母亲却已经去世了。此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自责,同时也对别人提出诚恳的告诫。
6.课文第17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有什么含意?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课文中“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三、《我与地坛》一文中有多处景物描写,其语言优美生动令人难以忘怀,如下面这几句描写动物的句子:“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学****作者的写法,使用比喻或者拟人的手法描写一种动物,渲染一种热闹、欢快的气氛。字数不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时要注意抓住所写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