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龙岩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六大题,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做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题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在答题卡上填写所选题目的序号。
5.保持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6分)
1. 按原文填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6分)
(1)哀吾生之须臾, 。 (苏轼《赤壁赋》)
?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2)惊涛拍岸,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3)亦余心之所善兮, 。 (屈原《离骚》)
,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4) ,不可断绝。 (曹操《短歌行》)
仰观宇宙之大, 。 (王羲之《兰亭集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文 征 明 传
文征明,长洲人,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征仲,别号衡山。父林,温州知府。叔父森,右佥都御史。林卒,吏民醵①千金为赙②。征明年十六,悉却之。
征明幼不慧,稍长,颖异挺发。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皆父友也。又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辈相切劘,名日益著。其为人和而介,巡抚俞谏欲遗之金,指所衣蓝衫,谓曰:“敝至此邪?”征明佯不喻,曰:“遭雨敝耳。”谏竟不敢言遗金事。宁王宸濠慕其名,贻书币聘之,辞病不赴。
正德末,巡抚李充嗣荐之,会征明亦以岁贡生诣吏部试,奏授翰林院待诏③。世宗立,预修《武宗实录》,侍经筵④,岁时颂赐,与诸词臣齿⑤。而是时志尚科目,征明意不自得,连岁乞归。
先是,林知温州,识张璁诸生中。璁既得势,讽征明附之,辞不就。杨一清召入辅政,征明见独后。一清亟谓曰:“子不知乃翁与我友耶?”征明正色:“先君弃不肖三十余年,苟以一字及者,弗敢忘,实不知相公与先君友也。”一清有惭色,寻与璁谋,欲徙征明官。征明乞归益力,乃获致仕。四方乞诗文书画者,接踵于道,而富贵人不易得片楮,尤不肯与王府及中人,曰:“此法所禁也。”周徽诸王以宝玩为赠,不启封而还之。外国使者道吴门,望里肃拜,以不获见为恨。文笔遍天下,门下士赝作者颇多,征明亦不禁。嘉靖三十八年卒,年九十矣。
长子彭,字寿承,国子博士。次子嘉,字休承,和州学正。并能诗,工书画篆刻,世其家。 (选自《明史》有删节)
【注】①醵:凑钱、集资。 ② 赙(fù):拿钱财帮人办理丧事。③翰林院待诏:地位低微之官,负责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等事。④经筵:古代帝王为研读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⑤齿:并列,意为同等待遇。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先是,林知温州 知:主管 B. 巡抚俞谏欲遗之金 遗:遗留
C. 而是时志尚科目 尚:崇尚 D. 工书画篆刻,世其家 世:世代相传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征明小时候并不聪明,但渐长渐聪颖,加上向父亲的朋友学写文章及书画,再与当时学有所成的众多名流切磋,遂学业不断进步,名声渐大。
B. 文征明为人随和,却又坚持原则,不失操守,自尊意识较强,从小到大都不轻易接受别人钱物。他对仕途也没有刻意追求,所任职位较低。
C. 张璁和杨一清分别是文征明父亲的学生和朋友,都曾受惠于征明之父,他们得势后,都能顾及旧情,欲任用或提拔文征明作报答,但文征明一概拒绝。
D. 文征明成名后,向其求索诗文书画的人络绎不绝,但他的书画并非人人都能得到,特别是王府以及宫内的人,即使想尽办法,也难求得其一幅作品。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