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重庆市部编版高三下学期4-5月语文模拟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阅读专题 Word含答案.doc


高中 高三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9页4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重庆市部编版高三下学期4-5月语文模拟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阅读专题 Word含答案.doc
文档介绍:
古诗词阅读专题
重庆市一中2021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盟鸥
辛弃疾
带湖①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②。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注】①带湖,湖水名,作者曾在此营建别墅。②凡我三句:《左转·僖公九年》:“齐侯盟诸侯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开篇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带湖的喜爱,宽阔的湖水,宛如打开的翠绿色的镜匣一样,晶莹清澈。
B. 下片首三句描写了作者划着小船荡开青萍,排开翠藻,看到了水下游鱼似在笑自己的痴心。
C. “废沼”三句忆起带湖昔日的荒废景象,此刻却明月清风,不禁感叹人世的兴衰变化。
D. 结尾两句写作者要继续在带湖栽种杨柳,表明了坚持培植眼前这块属于自己的小天地的决心。
16. 请赏析“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
【答案】15. B 16. ①用语新奇,与鸥鸟结盟,运用典故,把古人的盟言作为自己与鸟儿的盟言,②表现了洒脱可爱的性情,③也暗示了作者政治上缺少知音的苦闷心情,④期待盟友的忠诚不背叛。
重庆市长寿中学2021届高三5月考前模拟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张直公归南郑①拜省
岑参
夫子思何速,世人皆叹奇。
万言不加点,七步犹嫌迟。
对酒落日后,还家飞雪时。
北堂②应久待,乡梦促征期。
【注】①南郑:地名,今属陕西省汉中市。②北堂:古指士大夫家主妇居室,后代称母亲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标题交代了诗歌写作背景,这首诗是岑参为送别友人归家探望父母所作。
B. 诗人写送别,却不落俗套,从极力赞美友人开始,语言富有盛唐的豪迈。
C. 颈联虚实结合,第五句实写两人分别,第六句想象友人回家路途的情形。
D. 尾联写母亲对友人的思念,但友人来不及陪伴母亲,又要踏上边疆征程。
16. 诗歌前四句是如何赞美友人文思敏捷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D 16. 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首联通过世人的赞叹来侧面描写,颔联正面写友人写文章一气呵成;②夸张。第三句写友人虽下笔万言,但瞬间一挥而就,无须修改;③用典,对比。第四句使用曹植七步诗的典故,并将友人和曹植进行比较,赞美了友人的才华。
【解析】
【分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D.“又要踏上边疆征程”理解有误,“征期”是指“远行的日期”,这里指亲人对友人思盼和思归,这种思乡之情促使友人想要早日返乡归家。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
本题题干要求解答“诗歌前四句是如何赞美友人文思敏捷的”,考查指向的是诗歌手法,可以从修辞手法,描写和抒情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答题。
从修辞手法来看,有夸张和用典的手法。“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这里表示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