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一中苏教版高三(下)期中数学试卷(理科)(解析版).zip


高中 高三 下学期 语文 苏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9页27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2015-2016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水一中高三(下)期中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A={x|x2﹣2x﹣3≥0},B={x|log2(x﹣1)<2},则(∁RA)∩B=(  )
A.(1,3) B.(﹣1,3) C.(3,5) D.(﹣1,5)
2.命题“x2+y2=0,则x=y=0”的否定命题为(  )
A.若x2+y2=0,则x≠0且y≠0 B.若x2+y2=0,则x≠0或y≠0
C.若x2+y2≠0,则x≠0且y≠0 D.若x2+y2≠0,则x≠0或y≠0
3.欧拉公式eix=cosx+isinx(i为虚数单位)是由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发明的,它将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扩大到复数,建立了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关系,它在复变函数论里占用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根据欧拉公式可知,e2i表示的复数在复平面中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函数f(x)=,则f[f()]=(  )
A.﹣ B.﹣1 C.﹣5 D.
5.等差数列{an}前n项和为Sn,且=+1,则数列{an}的公差为(  )
A.1 B.2 C.2015 D.2016
6.若a=ln2,b=,c=sinxdx,则a,b,c的大小关系(  )
A.a<b<c B.b<a<c C.c<b<a D.b<c<a
7.2012年初,甲、乙两外商在湖北各自兴办了一家大型独资企业.2015年初在经济指标对比时发现,这两家企业在2012年和2014年缴纳的地税均相同,其间每年缴纳的地税按各自的规律增长;企业甲年增长数相同,而企业乙年增长率相同.则2015年企业缴纳地税的情况是(  )
A.甲多 B.乙多 C.甲乙一样多 D.不能确定
8.老师带甲乙丙丁四名学生去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考试结束后老师向四名学生了解考试情况,
四名学生回答如下:
甲说:“我们四人都没考好”;
乙说:“我们四人中有人考的好”;
丙说:“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考好”;
丁说:“我没考好”.
结果,四名学生中有两人说对了,则四名学生中(  ) 两人说对了.
A.甲 丙 B.乙 丁 C.丙 丁 D.乙 丙
9.已知△ABC的外接圆半径为1,圆心为O,且3,则△ABC的面积为(  )
A. B. C. D.
10.已知函数y=sin(πx+φ)﹣2cos(πx+φ)(0<φ<π)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则sin2φ=(  )
A. B. C. D.
11.已知函数是[1,∞]上的增函数.当实数m取最大值时,若存在点Q,使得过Q的直线与曲线y=g(x)围成两个封闭图形,且这两个封闭图形的面积总相等,则点Q的坐标为(  )
A.(0,﹣3) B.(0,3) C.(0,﹣2) D.(0,2)
12.已知λ∈R,函数g(x)=x2﹣4x+1+4λ,若关于x的方程f(g(x))=λ有6个解,则λ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题5分,满分20分)
13.已知等比数列前n项和为Sn,若S2=4,S4=16,则S6=      .
14.已知x、y的取值如表所示:
x
0
1
3
4
y
2.2
4.3
4.8
6.7
从散点图分析,y与x线性相关,且=0.95x+a,则a=      .
15.在△ABC中,A=30°,2=32,则△ABC的最大角的余弦值为      .
16.定义max{a,b}表示实数a,b中的较大的数.已知数列{an}满足a1=a(a>0),a2=1,an+2=(n∈N),若a2015=4a,记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则S2015的值为      .
 
三、解答题
17.已知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sinB+bcosA=0.
(1)求角A的大小;
(2)若,求△ABC的面积.
18.网上购物逐步走进大学生活,某大学学生宿舍4人积极参加网购,大家约定:每个人通过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决定自己去哪家购物,掷出点数为5或6的人去淘宝网购物,掷出点数小于5的人去京东商场购物,且参加者必须从淘宝和京东商城选择一家购物.
(Ⅰ)求这4人中恰有1人去淘宝网购物的概率;
(Ⅱ)用ξ、η分别表示这4人中去淘宝网和京东商城购物的人数,记X=ξη,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EX.
19.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AD∥BC,∠ADC=90°,平面PAD⊥底面ABCD,Q为AD的中点,M是棱PC上的点,PA=PD=2,BC=AD=1,CD=.
(Ⅰ)求证:平面PQ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