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北师大数学一上《3一共有多少》[向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doc


小学 一年级 上学期 数学 北师大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1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北师大数学一上《3一共有多少》[向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doc
文档介绍:
一共有多少
一、教学目标
⒈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加法的意义。
⒉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
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好玩、对数学学****兴趣比较浓厚,所以她们喜欢通过操作学具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从而获得对加法知识的理解。但是,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经验的不同,学生对加法的理解以及计算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学生已经能够快速计算10以内的加法,可是有的学生计算能力会稍差一些。
三、教材分析
“一共有多少”是认识加法的第一课时。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是建立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的。教材上呈现的一个小朋友两只手分别拿着3枝与2枝铅笔的情境,是他们生活中经常玩耍的一个动作,把两部分合起来就是数学加法的雏形,也是学生认识加法意义的基础。由于情景中的操作动作每个学生都可以演示、体验,所以学生在课堂中的教学活动中就有了一个体验的机会。因此,我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自动手操作,增加学****的 及对加法的了解。
四、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读出算式。
难点:会计算5以内的加法。
关键:掌握计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情景表演,体会加法含义。
同学们,我们从上小学的第一天开始,文具就成了我们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那么你能说说你有哪些文具吗?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学****用品,看,是什么啊?(铅笔)
请同学们看一看,老师手中的铅笔,你发现了什么?(一手拿了3支笔,另一只手拿了2支笔)
【设计意图: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导入新课,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数学情境中,为提出加法问题做铺垫。】
活动2【讲授】二、发散联想,理解加法含义。
你们知道老师:一共有几枝铅笔?(板书)
师:你们是怎样算出5枝铅笔的?
生:这只手有2枝铅笔,那只手有3枝铅笔,合起来就是5枝。
师:对了,这合起来的过程我们可以用一个算式表示。
2+3=5(师边讲解边板书演示。)
介绍:加号及算式的读法。(板书课题:加法的认识)
师:把两部分合起来就可以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小朋友们想一想,这2+3=5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预设1:还可以表示把2个苹果和3个苹果合起来。
2:可以表示把2本书和3本书合起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重点是让学生尽快感受到把两个数合起来的过程。我再谜语导入后直接抛出问题:你能出什么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问题意识。即便是学生现在提不出问题,或者提出的问题不太恰当也没有关系,让他们明白“这就是数学问题”就足够了。】
活动3【练****三、动手操作,体验加法含义
(1)小猴子看同学们表现这么棒,决定把它最喜欢的水果拿出来招待我们,看,小猴子把这些桃子分了几份?(2份)左边有几个?右面有几个?
用圆片代替桃子,你能摆出来吗?
谁能提出一个加法问题?(一共有几个桃子?)
提示:(一共有几个桃子?)
谁会列出算式?1+3=4
师:这1,3,4分别表示什么?
 (2)老师说口令,学生摆( 一份有2个,另1份也有两个)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