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2 垂线.doc


初中 七年级 下学期 数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58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2 垂线.doc
文档介绍: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5.1.2 垂线》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垂线的概念和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
2.知道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并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3.经历操作、探索、归纳、总结的过程,初步形成几何概念的认识方式和几何结论的归纳方法。
4.体会探究的乐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对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有初步的体验。.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索精神,在独立思考的同时能够认同他人.[来源:学科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动手操作了解垂线的概念,进行垂线的两个性质的归纳。
2.难点:垂线的两个性质归纳的语言表述。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揭示课题
1.知识回顾:
问题1:如右图,(1)∠AOC的对顶角是哪个角?这两个角的关系怎样?
(2)∠AOC的邻补角有几个?是哪几个角?
问题2:如下图,当∠AOC=90°时,∠BOD、∠AOD、∠BOC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决定交角的特殊数量关系,反过来,两条直线相交,交角的特殊的数量关系也决定着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
培养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方式.
2.引入实例:图5.1--8学生先得到直观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方式,同时为课上学****打下伏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3.板书课题:5.1.2 垂线
(二)动手操作 得出新知
教师操作:拿出相交线模型旋转,引导学生从角的变化过程中体会垂直与角大小的关系。
教师指出:四个角有一个是直角时,两直线就垂直了,此时四个角都是直角。
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角是直角,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垂线: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作另一条的的垂线。
强化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之间的转化。
提问升华 举例感知
问题1:垂直的两条直线其夹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问题2.怎样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垂直?
请列举生活中具有垂直形象的事物。
学生回答好以上三个问题后,教师指出:垂直定义即可以作为垂直的性质又可以作为垂直的判定。
两条直线垂直的定义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这里不再重复它的定义,而是结合相交线模型进行说明,再给出垂直的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表示,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垂直,加深对垂直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符号感.
(四)探究思考 讨论归纳
师:生活中我们常用垂线知识解决问题,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
问题1:与一条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一共有几条?请同学们动手画一画。
问题2:如图(1),过P点可以作几条直线与直线L垂直?请同学们动手画一画。
问题3:如图(2),过P点可以作几条直线与直线L垂直?请同学们动手画一画。
这3个问题要求学生独立画图再小组内交流。
讨论归纳: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通过画图等操作活动,学生逐步获得问题的解决
回顾课前引例,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利用已学过的知识,
借助媒体条件解决问题。
在直线上l 任意选取点A1,A2,A3,…O,B1,B2,B3,…,分别与直线l外一点P连接,所成的线段PA1、PA2、PA3、…,PB1、PB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