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统编版( 2019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含答案).doc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2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统编版( 2019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含答案).doc
文档介绍:
第六单元测试
1.中共中央曾评价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某一历史事件:“它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反对满洲帝政之民主运动,一个是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运动。”这场革命(  )
A.创建了中国共和政体
B.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传播了民主科学观念
D.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有学者在介绍近代中国某股社会思潮时评论道,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反映出该股社会思潮(  )
A.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B.旨在彻底打倒传统权威
C.确保了民主政治的真正实现
D.受唯物史观的巨大影响
3.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条例: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文。促成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4.胡适指出:“从我们所说的‘中国文艺复兴’这个文化运动的观点来看,那项由北京学生所发动而成为全国人民一致支持的,在1919年所发生的‘五四运动’,实是这整个文化运动中的一项历史性的政治干扰。”材料反映(  )
A.理性思想启蒙受到政治***的冲击
B.五四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的运动
C.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D.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
5.武昌起义前,孙中山策划和领导了十次革命起义,这十次起义的主要力量为当地旧式会党、被买通的清政府官兵和新兵。这反映出当时(  )
A.孙中山的社会影响巨大 B.革命派忽视革命宣传
C.资产阶级革命脱离群众 D.民族意识尚未觉醒
6.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刚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之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总统制是时代发展趋势 B.新旧势力交锋十分激烈
C.专制传统已被完全根除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7.1920年春,长沙女青年李欣淑为反抗包办婚姻而毅然出走,她还登报声明;“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地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道前进!”这反映了(  )
A.婚姻自由成为社会风尚 B.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国民革命运动成就突出
8.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中,西化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互相论战,但都游离于时代主题,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之道避重就轻,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实践性、革命性、人民性品格,为“中国向何处去”提供了有力的“第三种思路”,一下子就抓住了一代先进青年的心。材料最能说明(  )
A.新文化运动中的论战没有意义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时代选择
C.文化保守主义的价值需要重估
D.西化自由主义回避了时代热点
9.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15日)中写道:“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政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为此,陈独秀主张(  )
A.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专制统治
B.以西方文化改造国民心灵
C.以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发展
D.以渐近改革实现国家富强
10.自1918年起,新文化运动的诸多骨干投到宣传和研究之中,全国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