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测试卷—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word版含解析).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2页2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测试卷—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word版含解析).docx
文档介绍: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李贽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毕竟还属于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他们并不完全否定儒家思想,而是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下列属于“新时代内容”的是(  )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知善知恶是良知”
C.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D.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2.包公戏是戏剧舞台上的艺术典型。京剧形成后,包公戏出现了复杂面貌,既有铡驸马时的铁面无私、主持正义的清官形象,也有用打龙袍代替打皇帝维护君主尊严的卫道者形象。这充分说明(  )
A. 清代的包公戏更尊重历史事实
B.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开始走向成熟
C. 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向往
D. 京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
3.下面关于明清兴替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
B. 1644年,李自成率起义军进入北京,明朝灭亡
C. 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清朝
D. 1644年,清将都城迁到北京,夺取了全国最高统治权
4.“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拿独任丞相的胡惟庸开刀,说他谋反,一口气株连了三万……胡惟庸一倒,朱元璋迫不及待地将宰相制度废掉,提升六部的规格。”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君主专制的强化
B. 中央集权的加强
C. 宰相制度的废除
D. 内阁制度的建立
5.庆四年正月初八日谕:各部院衙门文武大臣,各直省督抚藩臬,凡有奏事之责者,及军营带兵大臣等嗣后陈奏事件,俱应直达朕前,不许另有副封关会军机处。各部院文武大臣:亦不得将所奏之事,预先告知军机大臣。嘉庆发布该上谕的目的是(  )
A. 协调军机处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B. 限制军机处的权力
C. 扩大军机处的权力
D. 准备废除军机处
6.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历来注重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清朝加强对新疆地区管辖的措施是 (  )
A. 设置西域都护
B. 设置安西都护府
C. 设置宣政院
D. 设置伊犁将军
7.明代官员张邦奇在《西亭饯别诗序》中提及,“禁令之下,每岁孟夏以后,漳州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由此可见(  )
A. 海禁并未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
B. 区域长途贩运使海禁政策瓦解
C. 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
D. 明代政府并未真正实行过海禁
8.“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
A. 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B. 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C. 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9.下列关于明朝的民族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为防御蒙古鞑靼,瓦剌入侵,明重新修筑了长城 
②为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明朝设宣政院 
③藏族地区在明朝称为乌思藏 
④明朝前期,政府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0.为了落实广州对非国有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的扶持政策,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广州市文广新局2018年2月5日在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举行博物馆揭牌仪式,为广州十三行博物馆等6家行业和社会力量办的博物馆揭牌。“广州十三行”是清朝哪一政策的产物(  )
A. 开明的民族政策
B. 开放的对外政策
C. “闭关锁国”政策
D. 八股取士政策
11.明成祖永乐年间,北征鞑靼、瓦剌,南征交陆,派郑和六下西洋;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果断停止北征,停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施行“恤民之政”。这一政策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
A. 缓解财政压力
B. 践行儒家仁政
C. 实行闭关政策
D. 推动民族融合
12.李贽在湖北麻城芝佛院讲学时收女子做弟子,有时还用通信的方式和一些女子研讨学问。他和大同巡抚梅园的女儿梅澹然有书信往来,《焚书》中的《观音问》等就是例证。材料反映了(  )
A. 明末理学的统治地位动摇
B. 明末商品经济发展促使男女平等
C. 明末资产阶级的进步思潮
D. 李赞以其实际行动批驳了封建教条
13.明成祖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随着内阁地位的上升,阁臣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宣德时期,经过内书堂训练,代替皇帝“批红”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也应运而生,从而形成了内阁与司礼监共理朝政的格局。这一现象表明(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