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2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Word版,含答案).docx
文档介绍:
第一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安徽苍陵城遗址位于淮河中游南岸,是目前寿县地区唯一一处有明确商代青铜器出土的古代城市遗址。该地近年来出土的簋一、侥一、钱一、チ三、刀一件的组合,具有典型的殷墟二、三期风格。这说明商朝中后期
A.南北文化交流较频繁 B.礼乐制度日趋完善
C.中原文化已辐射周边 D.青铜治炼技术先进
2.据下表可知,这些方位观念
周人的方位观念
出处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左昭右穆”左祖右社”
《周礼》
“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尊省西向,卑省东向"
《礼记》
“内诸夏外夷狄"
《公羊传》
A.体现了王政的神权色彩 B.反映周人严谨的地理意识
C.规制了周朝的政治秩序 D.表明西周已形成地缘政治
3.陶寺遗址发现于山西襄汾陶寺村南,距今4300—4000年,是中原龙山文化代表性遗址,该遗址发现墓地有一千多座,可以分为大、中、小型,墓葬呈现出鲜明的等级分化,大墓墓主使用木棺,棺内撒朱砂,随葬品精美丰富;小墓随葬品很少,有的甚至一无所有。由此推断
A.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 B.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建立
C.周天子的地位受到挑战 D.商王统治神权色彩浓厚
4.商周时期,居住在国都的人被称为“国人”,有参与议论国事的权利,同时有服役和纳军赋的义务。“周厉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召公以“防民之口,甚於防水”为喻,劝谏厉王听取国大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厉王不听。‘於是国(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相与畔袭厉王。”这说明
A.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B.周王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C.君王权力遭到严重削弱 D.具有原始民主传统
5.西周末期,思想家史伯基于《易》(西周占ト相关论著)和《诗》(古代民间诗歌及贵族祭祀唱词)中对自然界和社会矛盾的描述和揭露,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这表明“和而不同”观念
A.植根于久远的传统 B.蕴含朴素的唯物论
C.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D.未引起官方的重视
6.《列子杨朱》提到古时的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这在战国时期的上流杜会引起很大反响,儒家、墨家等学派都对其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其中,墨家学派批判这一思想的理论依据应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 B.节用、节葬
C.兼相爱、交相利 D.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7.关于尧舜禹禅让问题,孟子认为“昔行,舜荐禹于天,十年有七,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韩非认为“舜逼尧,禹逼舜……人臣弑其君者也”。二人认识不同主要源于各自
A.阶级立场 B.政治思想 C.历史视角 D.史料选择
8.法家兴起前,古人一般将“法”等同于“刑”;法家兴起后,将“法”与“刑”分开,认为法,“尺寸也,绳墨也…衡石也”。可见,法家认为“法”应
A.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B.服务于中央集权制度
C.具有客观性、公正性 D.由国家机器强制推行
9.“此制度的实行,使中国的国家形态逐步脱离‘(夏商周)古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转向单一的中央集权模式。”材料中的“此制度”(  )
A.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
B.负责监察中央和地方各项工作
C.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D.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的情形
10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