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比多少-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x


小学 一年级 上学期 数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页3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比多少-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x
文档介绍:
课题
比多少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学****目标
1、 认识“〉”、“〈”、“=”,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
2、 培养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
认识符号“〉”、“〈”、“=”的含义
难点
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
准备
猴子分水果图猴子、梨、香蕉、桃子图片。


[来源:学+科+网Z+X+X+K]
[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Zxxk.Com]

[来源:学科网ZXXK]

导学流程
方法与手段[来源:Zxxk.Com]
一、导入: 出示课本情境图:小猴子分水果
师:今天,小猴子们摘了很多水果,忙坏了。我们看看有几只猴子?它们摘了什么水果,各有几多少?(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1)摘了这么多水果,三只小猴子该怎么分呢?你能帮帮他们吗?(学生用学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小猴和3种水果。) (2)让学生摆出图片学具表示数量,设疑激趣:摘了这么多的水果,到底哪一种水果比较多,哪一种水果够分,哪一种水果不够分,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来比一比看。 (3)展示学生摆放的结果
二、导学
1、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怎么比?比的结果是什么?(1)、独立思考,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比较大小。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2)、小组交流。
2、认识等号。(研究第一种情况)
(1)把小猴和水蜜桃做比较。 师:把水蜜桃分给小猴,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展示学生各种不同的摆法,比出好的,将学生引导到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课件出示) (3)、认识“=”   小猴有3只,水蜜桃也有3只,我们就说小猴和水蜜桃的数量同样多,3和3同样多,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等号”)出示3=3读作:3等于3   等号
(4)找找课室里还有谁和谁同样多,几等于几?
(5)举例:除了3=3,4=4以外,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来吗?根据汇报,师板书。(1=1,5=5......)看黑板上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等号两边的数一样)“两边相同用等号”
3、认识“>”、“<”(猴和香蕉比、猴和梨比......)
(1)认识“>”。 ①猴子分香蕉,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引出大于号。 师:3比2多,在3和2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等号行吗?“我们把这个等号变一变,”课件动画演示等号变大于号:把等号左边的口张大点,右边的口变小点,就成了大于号。(让学生体会到符号之间的联系)
③这个式子3>2怎么读?(3大于2)。用手势帮助我们记住大于号,课件演示:把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撑开,形成一个大于号,“大口朝左大于号”。
(2)认识小于号。 ①猴子分香蕉,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3比2多,用“>”表示,那么3比4少,应用什么符号表示?课件动画演示:把大于号转个180度就是小于号。 “<”的名字叫什么?(小于号)这个式子怎么读?3<4(3小于4)。课件:我们用左手表示小于号,撑开食指和大拇指,“大口朝右小于号”。
4.区分“>”、“<”和“=”。
5.以游戏方式,熟悉、记忆这3种关系符号。
三、导疑导疏
1)练****使用“<”“>”书本P17做一做, 练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