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1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docx
文档介绍:
第一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以下能作为直接证据的考古发现是
A.城中发现20多万公斤的炭化稻堆积 B.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
C.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 D.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
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是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其中“齐鲁”地名的称呼最早与哪一制度有关
A.郡县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3.公元前11世纪前期,生活在泾水、渭水流域的周国,其杰出首领姬昌(即周文王)任用姜尚、周公旦等整顿政治和军事,发展生产,迅速强大。当时姬昌
A.是商朝内服官 B.是商朝外服官 C.是周朝天下共主 D.与商朝没有关系
4.我国新石器时代,以玉器来讲,东北的兴隆洼文化到长江下游的马家浜文化、河姆渡文化里都有玉玦出土,后来出现的玉璜使用范围更广。良渚文化的玉琮,从最北面的陕北榆林到最南面的广东也都有出土。上述现象体现了
①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 ②新石器时代文化之间存在交流与互动
③中华早期文明全面辉煌 ④由“多元邦国”进入到“一体王朝”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先秦诸子中有人认为:“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过分),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为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B.“弱者,道之用”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D.“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6.商鞅变法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分家)者,倍其赋”。以下关于这一规定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 B.推动了小农经济发展
C.有利于保障国家财政收入 D.促进了郡县制的全面推广
7.《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
A.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B.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C.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8.《尚书尧典》记载,炎黄族群的首领舜担任邦国联盟首领后,任命禹为“司空”,主持治理洪水、平定水土;任命东夷族群的首领皋陶为“士”,主持刑罚。这一现象可用来说明当时
A.官僚政治的初步形成 B.族***融程度的加深
C.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D.华夏认同观已经确立
9.秦国从商於大规模置县开始,毎攻占一地,就地设县,任命长官。后随着秦国不断占领六国地盘,秦国郡县制随之不断扩张,地方官僚也不容许世袭贵族通过分封制来染指其利益。这反映出郡县制
A.扫除了战胁中央集权的障碍 B.植根于秦国兼并六国的战争
C.侧重于打击世袭贵族的势力 D.适应了秦国地方管理的需要
10.秦末有一句流行谶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秦帝国的横空出世和顷刻间灰飞烟灭的命运,似乎是被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所主宰。最后秦朝统治者向谁投降
A.项羽 B.陈胜 C.吴广 D.刘邦
11.清初学者王夫之说:“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即置郡县为“行其大公”。 民初学者章太炎说:“古先民平其政者,莫遂于秦。”“平其政”即“使人们在政治上平等”。“行其大公”和 “平其政者”体现在
A.百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