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解析版)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期末历史.zip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4页11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期末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如表是夏朝王位继承制历程的不同记载,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竹书纪年》
“益即位后,启杀益而夺得君位”
《中国历代帝王》
益继位后,有些部族并没有臣服益。而拥护启,并对益的部族展开战争,最后启胜而夺得权位
《上古时代》白寿彝
禹死后,本应由伯益做部落联盟的首领,可是由于夏部落的强大,他们借助禹的余威,共推禹子启为王
A.益被禹立为继承人但被启所夺
B.东夷部落的势力弱于中原的夏部落
C.启取代益源于贤能品德和民意
D.民主传统是启和益发生争斗的原因
2.(2分)有学者指出,正是因为宦官赵高将秦二世玩弄于股掌,才有指鹿为马现象的发生。可见,“指鹿为马”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皇权至上 B.宦官秩高 C.皇帝昏庸 D.赵高奸诈
3.(2分)《汉书》载:武帝时作“左官之律”,规定在诸侯国任职为左官,在地位上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吏,且不得进入中央任职。官吏私自到诸侯国任职,构成左官罪,依律要被追究刑事责任。此举(  )
A.剥夺了诸侯的官吏任免权
B.标志着选官制度趋于完备
C.不利于国家选拔人才
D.有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4.(2分)如图是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该图适合用来说明(  )
A.士族势力膨胀直接导致西晋灭亡
B.西、北边陲少数民族开始向内地迁徙
C.我国民族交往、交融的趋势增强
D.孝文帝改革为南方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5.(2分)如表反映了从唐高祖到唐代宗时期每朝进士及第的平均数量情况。据此可推知(  )
帝系
唐高祖
唐太宗
唐高宗
武则天
唐中宗
唐睿宗
唐玄宗
唐肃宗
唐代宗
年均及第人数
3
9
13.7
21.8
26
28
26.7
22.5
24.5
A.唐代科举取士人数逐年上升
B.国家政局变动影响科举录取
C.及第人数占据官僚队伍主导
D.统治者的重文政策得到拥护
6.(2分)宋代,沿用了唐代“风闻言事”的做法,即使言不符实亦不追究,而缄口不言者则不论什么原因,一律受罚。这种监察体制易于(  )
A.造成监察职能丧失
B.助长滥用弹权的风气
C.加重宋代“冗官”局面
D.进一步激化国内阶级矛盾
7.(2分)明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承元制,设行省统驭郡县;洪武九年,改行省为布政使司,确立了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三司并立的体制;自宣德以后,陆续向各地派驻的巡抚成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并节制三司。从这一历程可看出明代(  )
A.实践了权力“制衡”理论 B.地方行政发生重大变革
C.重视对地方的控制 D.君主专制已达到顶峰
8.(2分)明代,凡六部题请、奏准的政事,制度上内阁事先虽未被“关白(陈述、禀告之意)”,但必经内阁拟旨,并且全都可以予以“驳正”。其实“发拟”之外的﹣﹣切章奏,都须交由内阁批答、票拟。据此可知,明代(  )
A.内阁有议政权 B.阁臣拥有相权
C.六部隶属内阁 D.皇权遭到削弱
9.(2分)《骄横的鸦片贩子与浑噩的吸食者》。该漫画揭示出(  )
A.鸦片贸易损害中华民族利益
B.清政府禁烟运动引起争议
C.英国企图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D.鸦片走私在中国日益蔓延
10.(2分)1842年7月27日,道光帝接到镇江失陷的奏报,当即下旨称“此时业已专意议抚”,要求耆英等“便宜行事,务期妥速办理,不可稍涉游移”。道光帝的这种态度(  )
A.体现了政府决策的灵活 B.鼓舞了前方将士的斗志
C.影响了战争的走向 D.反映了沿海民众的心声
11.(2分)李秀成撤兵上海时,给英、美、葡领事发出一信,信中说:“若我有志来取上海,犹如囊中取物。惟我仍念同教兄弟之情,恐争端一起,反被官兵冷笑。”这说明李秀成(  )
A.自觉承担了反侵略任务
B.奉行友好往来的对外政策
C.抱守“天朝上国”的思想
D.尚未认清列强的侵略本质
12.(2分)1894年10月24日,日军从花园口登陆,历时14天,清政府陆海军不闻不问。月余,徐邦道率部在土城子阻敌,予敌重创。但敌增兵纷至,清军后援不继,众寡悬殊,无以为食,争船逃走,旅顺陷落。这一结局(  )
A.源于清军素质的低下 B.动摇了清政府反动统治
C.消磨了国人反帝意志 D.折射出清朝统治的腐朽
13.(2分)有学者认为:“这次战争的爆发又不完全是列强单方面的因素所造成,它还同慈禧太后所控制的清政府采取的对外政策、盲目主观有一定的关系。”该观点(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