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第6页,总6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子贡问政,(孔)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商鞅则强调“国好生粟于境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据此可知当时
A.儒法两家相互借鉴融合 B.粮食安全得到一定重视
C.抑商思想成为时代主流 D.社会变迁强化重农意识
2.商鞅变法规定:“使民非农即战”“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这些规定
A.进一步打击了领主贵族势力 B.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
C.为秦王朝统一奠定了基础 D.以法律形式承认了土地私有
3.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据此可知,与其他思想流派相比,儒家思想
A.重视天人关系的研究 B.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
C.有较强道义和责任感 D.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
4.汉武帝废诸郡监察御史后,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始置刺史一人。“刺”,检核问事之意,“史”为“御史”之意。这说明汉武帝时刺史
A.属于地方行政长官 B.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C.没有起到实质的作用 D.威胁到君主专制的统治
5.孔子提出“修己以安百姓”的主张;孟子从“得天下”的政治高度劝诫“为政者”接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据此可知,二者的主张
A.代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B.顺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C.体现了民众的现实要求 D.汇集了百家思想的精华
6.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垄断了官吏的选拔权,所谓“高门华阅,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这一局面得到初步改变是由于( )
A.郡县制的实行 B.刺史制度的推行
C.科举制的创立 D.三省六部制的建立
7.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因具有使人们排遣苦闷、消弭死亡恐惧的作用而繁荣,但佛教徒主张佛法的“六度”与儒学的“五常”名异实同。梁代僧人顺更讲,“释氏(释迦
试卷第2页,总6页
牟尼)之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妻和柔。”这反映了
A.传统的价值观逐渐变异 B.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C.佛教主动适应社会需要 D.三教合流的趋势已出现
8.唐代在科举考试中获得科名的考生只是具备了做官的资格,还要参加吏部的铨选,具体包括身、言、书、判四个方面的考试,只有通过铨选的考生方可授官。据此可知,唐代铨选制
A.削弱了科举考试选官的公信度 B.有利于保证所选人才的真实性
C.旨在加强对应试者品行的考察 D.确保了科举选官的公平公正性
9.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察举制弊端暴露 B.地方宗族势力强大
C.王氏为上品家族 D.君权遭到剥削
10.有学者在其著作中写道,与唐朝发生官方关系的海外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空前。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经济文化繁荣
11.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认为:“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据此,关于四大发明的影响理解正确的是
A.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转型 B.促进了欧洲近代社会的到来
C.导致我国科技发展到达巅峰 D.引发了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
12.南宋初期的一首诗歌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主要反映了( )
A.南宋都城杭州的繁华 B.西湖景色秀丽迷人
C.统治者的***和苟且偷安 D.人民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13.《辽史.百官志一》中有“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据此可知,辽朝设置南北面官
A.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点 B.说明汉族与少数民族矛盾尖锐
C.加速辽朝的封建化进程 D.维护了本民族落后的社会制度
14.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坚持“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原则,有针对性的采取了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是针对( )
试卷第6页,总6页
A.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教训
B.契丹族对中原形成的严重威胁
C.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的局面
D.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15.两宋时期,山水画